第四个字是舌的成语,带舌字的成语,舌字成语接龙

第四个字是舌的成语

搬唇递舌

挑拔是非。

搬唇弄舌

①挑拨是非。②卖弄口才。

搬口弄舌

挑拨是非。同“搬唇递舌”。

笨嘴笨舌

说话表达能力很差,没有口才。

笨嘴拙舌

拙:不巧。形容没有口才,不善言辞。

闭口捕舌

犹言甕中捉鳖。比喻敌方已被控制,无法逃脱。

闭口藏舌

闭着嘴不说话。形容怕惹事而不轻易开口。

闭口结舌

闭着嘴不说话。犹言闭口藏舌。

辩口利舌

指能言善辩,伶牙利嘴。

裁心镂舌

形容用尽心思,费尽口舌。

瞠目结舌

瞪:瞪着眼;结舌:说不出话来。瞪着眼睛说不出话来。形容窘困或惊呆的样子。

鸱鸮弄舌

鸱鸮:猫头鹰一类的鸟,比喻小人。鸱鸮卖弄口舌。比喻小人拨弄是非,得以逞强。

赤口白舌

赤:火红色。形容言语恶毒,出口伤人。

赤口毒舌

赤:火红色。形容言语恶毒,出口伤人。

瞪目结舌

睁着眼睛,说不出话来。形容神情紧张或很吃惊。

瞪眼咋舌

睁着眼睛,说不出话来。形容神情紧张或很吃惊。同“瞪目结舌”。

调唇弄舌

①耍嘴皮子,纵谈。②搬弄是非。亦作“调唇弄舌”。

调嘴调舌

指耍嘴皮子,搬弄是非。同“调唇弄舌”。

调嘴弄舌

调嘴:耍嘴皮。指背地里说人闲话,搬弄是非。

调嘴学舌

调嘴:耍嘴皮。指背地里说人闲话,搬弄是非。

掉三寸舌

掉:摆动,摇。玩弄口舌。多指进行游说。

钉嘴铁舌

形容嘴硬,不认错,不服输。

斗唇合舌

犹言耍嘴皮子,卖弄口才。

杜口结舌

犹言杜口吞声。

多嘴多舌

很多嘴,很多舌头。形容到处插嘴,搬弄是非。

改口沓舌

重新转动舌头,改变原来的说法。

膏唇贩舌

犹言膏唇拭舌。贩舌,指卖弄口舌。

膏唇岐舌

犹言膏唇拭舌。岐舌,指舌头上耍花招,说话反复无常。

膏唇试舌

用膏涂嘴唇,用巾揩舌头。比喻非常想把心里的话说出来。

膏唇拭舌

膏:用油脂涂抹;拭:擦去。用膏涂嘴唇,用布巾揩舌头。形容用尽语言之所能以打动人心。

鼓唇弄舌

鼓:拨动,振动。振动嘴唇,拨弄舌头。形容凭口舌挑拨、煽动或进行游说。

鼓唇摇舌

耍嘴皮,嚼舌头。形容耍弄嘴皮进行挑拨煽动。

鼓唇咋舌

形容耍弄嘴皮进行挑拨煽动。同“鼓唇摇舌”。

鼓吻弄舌

指鼓弄唇舌。

乖唇蜜舌

形容口齿伶俐,惯于说讨人喜欢的甜言蜜语。

乖嘴蜜舌

形容口齿伶俐,惯于说讨好人的甜言蜜语。

慧心妙舌

聪明的心灵,巧妙的口才。

豁口截舌

撕开嘴巴,截去舌头。指命人住嘴。

戟指嚼舌

戟指:伸出食指、中指指人;嚼舌:咬破舌头。形容愤怒之极。

缄口结舌

缄:封,闭;结舌:指不敢说话。闭口不说话。形容理屈词穷说不出话来。也指慑于淫威不敢讲话。

尖嘴薄舌

形容说话尖酸刻薄。

坚额健舌

厚颜利口。

焦唇敝舌

指费尽口舌。

焦唇干舌

指忧心如焚,唇舌亦为之干枯。

金口木舌

以木为舌的铜铃,即木铎,古代施行政教传布命令时所用。指宣扬教化的人。

噤口卷舌

指缄默不言。

噤口捲舌

指缄默不言。

两面二舌

比喻在两方面挑拔。

摩口膏舌

磨练口舌。形容讲话很厉害,善于挑拨诬陷。

南蛮鴂舌

旧时讥人操难懂的南方方言。鴂,伯劳鸟。

南蛮鴃舌

鴃:即伯劳。原为孟子讥讽楚人许行说话如鸟语。后用以讥笑操南方方言的人。

弄口鸣舌

弄口:逞巧辩,搬弄是非;鸣:发声。掉弄口舌。指巧言辩饰或挑拔是非。

弄嘴弄舌

弄:玩弄,卖弄。犹言耍嘴皮子。形容卖弄口舌或搬弄是非。

贫嘴薄舌

指话多而尖酸刻薄,使人厌恶。

贫嘴恶舌

指话多而尖酸刻薄,使人厌恶。同“贫嘴贱舌”。

贫嘴滑舌

指话多而尖酸刻薄,使人厌恶。同“贫嘴贱舌”。

贫嘴贱舌

指话多而尖酸刻薄,使人厌恶。

七嘴八舌

形容人多口杂。

钳口挢舌

闭口翘舌。形容因惊讶害怕而说不出话来的样子。

钳口结舌

钳口:闭口。闭口不说话。形容理屈词穷说不出话来。也指慑于淫威不敢讲话。

钳口吞舌

犹言闭口不言。紧闭着嘴,什么也不说。

强嘴拗舌

说话倔强的样子。

青口白舌

指说话不知轻重,触犯忌讳。

轻口薄舌

指说话轻率,言语随便。也比喻人爱说俏皮话。同“轻嘴薄舌”。

轻口轻舌

指说话轻率,言语随便。也比喻人爱说俏皮话。同“轻嘴薄舌”。

轻嘴薄舌

指说话轻率,言语随便。也比喻人爱说俏皮话。

三寸之舌

比喻能说会辩的口才。

使嘴使舌

搬弄口舌。

是非口舌

因说话引起的误会或纠纷。

驷不及舌

驷:古时由四匹马拉的车;舌:指说的话。一句话说出口,四匹马拉的车也追不回。比喻一句话说出来,再也无法收回。

饕口馋舌

比喻贪吃的人。

恬言柔舌

犹言甜言蜜语。

甜嘴蜜舌

象蜜糖一样甜的话。比喻为了骗人而说得动听的话。

铜唇铁舌

比喻雄辩的口才。

徒费唇舌

徒:白白地。指白讲了一大套话,结果仍然无济于事。

枉费唇舌

白费言辞,不起作用。

枉口拔舌

比喻肆意胡说。多指造谣生事。

枉口嚼舌

比喻肆意胡说。多指造谣生事。同“枉口拔舌”。

枉口诳舌

比喻肆意胡说。多指造谣生事。同“枉口拔舌”。

妄口巴舌

比喻胡言乱语。有时也指造谣污蔑。

咸嘴淡舌

比喻无事生非或没话找话说。

鸮心鹂舌

鸮鸟的心,黄鹂的鸣声。比喻居心狠毒,但说话动听。

鸮心鸝舌

鸮鸟的心,黄鹂的鸣声。比喻居心狠毒,但说话动听。

虚嘴掠舌

比喻花言巧语。

摇唇鼓舌

耍嘴皮,嚼舌头。形容耍弄嘴皮进行挑拨煽动。

摇嘴掉舌

犹摇唇鼓舌。形容耍弄嘴皮进行挑拨煽动。

一簧两舌

比喻胡言乱语。

一口三舌

比喻唠叨、话多。

龈齿弹舌

龇牙咧嘴地咒骂。

鹦鹉学舌

鹦鹉学人说话。比喻人家怎么说,他也跟着怎么说。

油嘴滑舌

形容说话油滑,耍嘴皮子。

油嘴油舌

形容说话油滑轻浮。

有嘴没舌

形容不善言辞。

咂嘴弄舌

形容贪馋的样子。

咂嘴咂舌

形容贪吃的馋相。亦表示食物味道美好。

张口掉舌

指发表言论。

张口结舌

结舌:舌头不能转动。张着嘴说不出话来。形容理屈词穷,或因紧张害怕而发愣。

张嘴挢舌

犹张口结舌。

拙嘴笨舌

拙:笨。嘴舌笨拙,形容不善于讲话。

妄口巴舌

比喻胡言乱语。有时也指造谣污蔑。

第四个
字是舌的成语,带舌字的成语,舌字成语接龙

舌字解释

释义:shé(1)舌头。(2)象舌头的东西:帽~|火~。(3)铃或铎中的锤。 【舌根音】语音学上指舌面后部上升,靠着或接近软腭(或硬腭和软腭中间)发出的辅音,如普通话语音中的g、k、h。也叫舌面后音、牙音。 【舌耕】<书>旧时指依靠教书谋生。 【舌尖音】语音学上指舌尖顶住或接近门齿、上齿龈、硬腭前部发出的辅音。普通话语音中的z、c、s,d、t、n、l,zh、ch、sh、r都是舌尖音。细分起来,z、c、s是舌尖前音,d、t、n、l是舌尖中音,zh、ch、sh、r是舌尖后音。 【舌面后音】舌根音。 【舌面前音】语音学上指舌面前部上升,靠着或接近齿龈、前硬腭发出的辅音,如普通话语音中的j、q、x。 【舌面音】由舌面和上腭接触,使气流受阻而构成的辅音。参看〖舌面后音〗、〖舌面前音〗。 【舌鳎】鱼类的一科,形似鳎,两眼生在左侧,背鳍、臀鳍与尾鳍完全连接。生活在浅海中,右侧向下卧在沙底,捕食小鱼等。 【舌苔】舌头表面上滑腻的物质,是由上皮细胞、细菌、食物残渣和液体形成的。健康的人,舌苔薄白而润。医生常根据病人舌苔的情况来诊断病情。 【舌头】(1)辨别滋味、帮助咀嚼和发音的器官,在口腔底部,根部固定在口腔底上。(2)为侦讯敌情而活捉来的敌人。 【舌下神经】第十二对脑神经,从延髓发出,分布在舌的肌肉中,管舌肌的运动。如果舌下神经发生障碍,舌头就会麻痹,不能说话。 【舌下腺】口腔底部舌下方的唾液腺,左右各一。参看〖唾液腺〗。 【舌咽神经】第九对脑神经,从延髓发出,分布在咽头和舌头等处,主要管咽头肌肉运动、唾腺分泌和味觉。 【舌炎】病,多由缺乏维生素B和维生素PP引起,症状是舌的表面红肿、干燥、疼痛,有时发生溃疡。 【舌音】舌头音、舌上音的统称。 【舌蝇】昆虫,身体长一厘米左右,口器很尖,能刺破人或动物的皮肤,吸食血液。主要产在非洲。也叫萃萃蝇。 【舌战】激烈辩论:他们之间展开了一场~|诸葛亮~群儒。 【舌状花】下部呈管状,上部裂开,形状扁平象舌头的花,如向日葵花序边缘部分大瓣的花。

来源:《现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