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óng金属元素,符号Cu(cuprum)。淡紫红色,延展性、导电性和导热性都很强。铜的合金是电气工业、机械工业、国防工业等的重要原料。
【铜板】(1)铜圆。(2)演唱快书等打拍子用的板状器具,多用铜制成。
【铜版】用铜制成的印刷版,现在有照相、电镀和雕刻三种制作方法,主要用于印刷照相、图片和精致的印刷物。
【铜版画】版面的一种,在以铜为主的金属版上刻画或腐蚀成图形,再印在纸上。
【铜臭】指铜钱、铜圆的臭味,用来讥讽惟利是图的人:满身~。
【铜锤】戏曲中花脸的一种,偏重唱工。因《二进宫》中的徐延昭抱着铜锤而得名。
【铜管乐队】也叫吹奏乐队或军乐队。由铜管乐器(小号、圆号、长号、低音号等)以及木管乐器和击乐器组成。
【铜活】(1)建筑物或器物上各种铜制的物件。(2)制造和修理上述物件的工作。
【铜匠】<轻>制造和修理铜器的手工业工人。
【铜绿】铜表面上生成的绿锈,主要成分是碱式碳酸铜,粉末状,有毒,用来制烟火和颜料。
【铜模】见〖字模〗。
【铜器时代】石器时代后、铁器时代前的一个时代。这时人类已经能用青铜制成工具,农业和畜牧业有了很大的发展。我国在公元前二千年左右已能用青铜铸造器物。也叫青铜器时代。
【铜钱】古代铜质辅币,圆形,中有方孔。
【铜元】同〖铜圆〗。
【铜圆】从清代末年到抗日战争前通用的铜质辅币,圆形。
【铜子儿】<口>铜圆。来源:《现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
chún人或某些动物口的周围的肌肉组织。通称嘴唇。
【唇齿】比喻互相接近而且有共同利害的两方面。
【唇齿音】见〖齿唇音〗。
【唇膏】口红。
【唇裂】先天性畸形,上唇直着裂开,饮食不方便,说话不清楚。也叫兔唇,通称豁嘴。
【唇舌】比喻言辞:这件事儿恐怕还得大费~。
【唇吻】<书>嘴唇,比喻口才、言辞。
【唇音】双唇音、齿唇音的统称。来源:《现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
tiě①<名>铁,一种金属。《史记·货殖列传》:“邯郸郭纵以~冶成业。”②<形>比喻坚固;坚定不移。《文心雕龙·祝盟》:“刘琨~誓,精贯霏霜。”③<名>像铁一样的颜色。杜甫《泥功山》:“白马为~骊,小儿成老翁。”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
shé(1)舌头。(2)象舌头的东西:帽~|火~。(3)铃或铎中的锤。
【舌根音】语音学上指舌面后部上升,靠着或接近软腭(或硬腭和软腭中间)发出的辅音,如普通话语音中的g、k、h。也叫舌面后音、牙音。
【舌耕】<书>旧时指依靠教书谋生。
【舌尖音】语音学上指舌尖顶住或接近门齿、上齿龈、硬腭前部发出的辅音。普通话语音中的z、c、s,d、t、n、l,zh、ch、sh、r都是舌尖音。细分起来,z、c、s是舌尖前音,d、t、n、l是舌尖中音,zh、ch、sh、r是舌尖后音。
【舌面后音】舌根音。
【舌面前音】语音学上指舌面前部上升,靠着或接近齿龈、前硬腭发出的辅音,如普通话语音中的j、q、x。
【舌面音】由舌面和上腭接触,使气流受阻而构成的辅音。参看〖舌面后音〗、〖舌面前音〗。
【舌鳎】鱼类的一科,形似鳎,两眼生在左侧,背鳍、臀鳍与尾鳍完全连接。生活在浅海中,右侧向下卧在沙底,捕食小鱼等。
【舌苔】舌头表面上滑腻的物质,是由上皮细胞、细菌、食物残渣和液体形成的。健康的人,舌苔薄白而润。医生常根据病人舌苔的情况来诊断病情。
【舌头】(1)辨别滋味、帮助咀嚼和发音的器官,在口腔底部,根部固定在口腔底上。(2)为侦讯敌情而活捉来的敌人。
【舌下神经】第十二对脑神经,从延髓发出,分布在舌的肌肉中,管舌肌的运动。如果舌下神经发生障碍,舌头就会麻痹,不能说话。
【舌下腺】口腔底部舌下方的唾液腺,左右各一。参看〖唾液腺〗。
【舌咽神经】第九对脑神经,从延髓发出,分布在咽头和舌头等处,主要管咽头肌肉运动、唾腺分泌和味觉。
【舌炎】病,多由缺乏维生素B和维生素PP引起,症状是舌的表面红肿、干燥、疼痛,有时发生溃疡。
【舌音】舌头音、舌上音的统称。
【舌蝇】昆虫,身体长一厘米左右,口器很尖,能刺破人或动物的皮肤,吸食血液。主要产在非洲。也叫萃萃蝇。
【舌战】激烈辩论:他们之间展开了一场~|诸葛亮~群儒。
【舌状花】下部呈管状,上部裂开,形状扁平象舌头的花,如向日葵花序边缘部分大瓣的花。来源:《现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