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ēng①<动>升;由低处到高处。《劝学》:“吾尝跂而望矣,不如~高之博见也。”《曹刿论战》:“~轼而望之。”②<动>进入;踏上。《孔雀东南飞》:“从人四五百。郁郁~郡门。”《石壕史》:“天明~前途,独与老翁别。”③<形>庄稼成熟。《孟子·滕文公》:“五谷不~,禽兽偪人。”④<动>登记;记载。《周礼·遂人》:“以岁时~其夫家之众寡及其六畜车辇。”⑤<副>立即;立刻。常“登即”、“登时”连用。《孔雀东南飞》:“~即相许和,便可作婚姻。”⑥<动>穿。《林黛玉进贾府》:“(宝玉)~着青缎粉底小朝靴。”
【登第】应试得中。科举考试分等第,故云。
【登假】对帝王死去的讳称。
【登衍】丰收。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
gāo①<形>高,与“低”、“矮”、“下”相对。《涉江》:“山峻~而蔽日兮,下幽晦以多雨。”《滕王阁序》:“天~地迥,觉宇宙之无穷。”②<动>加高;抬高。《促织》:“欲居之以为利,而~其直,亦无售者。”③<动>重;推崇。《与陈伯之书》:“夫迷途知返,往哲是与;不远而复,先典攸~。”④<名>高度。《愚公移山》:“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万仞。”《核舟记》:“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可二黍许。”⑤<名>高处。《劝学》:“登~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滕王阁序》:“登~作赋,是所望于群公。”⑥<形>指品级地位高;尊贵。《岳阳楼记》:“居庙堂之~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滕阁王序》:“千里逢迎,~朋满座。”⑦<形>高明;高尚。《五蠹》:“轻辞天子,非~也,势薄也。”《廉颇蔺相如列传》:“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义也。”⑧<副>高度。《东方朔》:“朔文辞不逊,~自称誉,上伟之。”⑨<形>大。《鸿门宴》:“劳苦而功~如此。”又专指大年龄《醉翁亭记》:“饮少辄醉,而年又最~,故自号曰醉翁也。”⑩<形>高亢;响亮。鲍照《代堂上歌行》:“筝笛更弹吹,~唱相追和。”⑾<形>热烈;盛大。《史记·项羽本纪》:“饮酒~会。”⑿<动>高出;超出。《张衡传》:“虽才~于世,而无骄尚之情。”⒀<形>敬辞,称与对方有关的事物。《林教头风雪山神庙》:“素不相识,去问官人~姓大名。”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
wàng①<动>远望;远看。《劝学》:“吾尝跂而~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②<动>盼望;希望;期望。《鸿门宴》:“日夜~将军至,岂敢反乎?”③<动>埋怨;怨恨;责怪。《书博鸡者事》:“敢用是为怨~。”④<名>月光满盈时,即农历每月十五日。《赤壁赋》:“壬戌之秋,七月既~,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⑤<名>名望;声望。《送东阳马生序》:“先达德隆~尊,门人弟子填其室。”
【望洋】仰视的样子。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
yuǎn①<形>空间距离大,跟“近”相对。《劝学》:“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②<名>远方;远方的国家或人民。《殽之战》:“劳师以袭~,非所闻也。”③<动>疏远。《出师表》:“亲贤臣,~小人,此先帝所以兴隆也。”④<动>远离。《陈情表》:“母孙二人,更相为命,是以区区不能废~。”⑤<形>时间长、久。《登泰山记》:“其~古刻尽漫失。”⑥<形>长远;深远。《六国论》:“燕赵之君,始有~略。”⑦<动>远播。《爱莲说》:“香~益清。”⑧<副>差距大。《邹忌讽齐王纳谏》:“窥镜而自视,又弗如~甚。”
【远布】远扬。
【远人】⒈关系疏远的人。⒉远方的人。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