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uǎn①<形>空间距离大,跟“近”相对。《劝学》:“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②<名>远方;远方的国家或人民。《殽之战》:“劳师以袭~,非所闻也。”③<动>疏远。《出师表》:“亲贤臣,~小人,此先帝所以兴隆也。”④<动>远离。《陈情表》:“母孙二人,更相为命,是以区区不能废~。”⑤<形>时间长、久。《登泰山记》:“其~古刻尽漫失。”⑥<形>长远;深远。《六国论》:“燕赵之君,始有~略。”⑦<动>远播。《爱莲说》:“香~益清。”⑧<副>差距大。《邹忌讽齐王纳谏》:“窥镜而自视,又弗如~甚。”
【远布】远扬。
【远人】⒈关系疏远的人。⒉远方的人。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
zài①<动>存在。《廉颇蔺相如列传》:“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徒以吾两人~也。”②<动>居于;处于。《扁鹊见蔡桓公》:“君之病~肠胃。”《廉颇蔺相如列传》:“以相如功大,拜为上卿,位~廉颇之右。”③<动>在于;取决于。《劝学》:“驽马十驾,功~不会舍。”④<介>在。引出动作行为的时间、处所等。《与朱元思书》:“横柯上蔽,~昼犹昏。”《石灰吟》:“要留青白~人间。”
【在事】居官任职。
【在野】⒈平民处于山野无闻之地。⒉不居官;不当政。
【在意】放在心上。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
tiān①<名>天空。《兰亭集序》:“是日也,~朗气清,惠风和畅。”《秋声赋》:“其容清明,~高日晶。”《敕勒歌》:“~似穹庐,笼盖四野。”②<名>天气;气候。《卖炭翁》:“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寒。”③<名>自然;本性。《庖丁解牛》:“依乎~理,批大郤,导大窾。”④<名>古代人们想像中万事万物的主宰者。《殽之战》:“秦违蹇叔而以贪勤民,~奉我也。”《子鱼论战》:“隘而不列,~赞我也。”《垓下之战》:“此~亡我也,非战之罪也。”⑤<名>人们赖以生存的人物。《史记·郦食其列传》:“王者以民人为~,而民人以食为~。”
【天道】⒈自然规律。⒉天气。
【天府】自然条件优越,物产丰富,地势险要的地方。
【天光】日光。天空的景象。
【天理】⒈自然规律。⒉天然的组织结构。⒊宋代理学家称封建伦理道德。⒋上天主持的公道。
【天伦】天然伦次,指兄弟。后来泛指父子等天然的亲属关系。
【天年】自然寿命。
【天书】⒈帝王的诏敕。⒉道家称元始天尊写的书。⒊比喻难认、难懂的书和文字。
【天作之合】天生的配偶。原指周文王娶大姒是天所配合,后来多用作祝颂婚姻美满之词。也用来表示关系密切、特殊。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
biān①<名>边界;边疆。《论积贮疏》:“卒然~境有急。”②<名>边缘。《过故人庄》:“绿树村~合,青山郭外斜。”③<名>近旁;旁边。《木兰诗》:“暮宿黄河~。”《念奴娇·赤壁怀古》:“故垒西~,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④<名>边际,尽头。杜甫《登高》:“无~落木萧萧下。”⑤<名>方。刘禹锡《竹枝词》:“东~日出西~雨。”
【边幅】布帛的辽沿,借喻人的衣着仪表。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