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ī①<名>西方;西边。《木兰诗》:“开我东阁门,坐我~阁床。”
【又】<名作状>向西;往西。《廉颇蔺相如列传》:“赵王于是遂遣相如奉璧~入秦。”②<动>向西行进。《孙膑减灶》:“齐军既已过而~矣。”
【西塾】私塾;私人聘请教师育子弟的学舍。古礼主人位在东,客人位在西,所以敬称被聘来教师或幕友的读书人为西宾、西席,私塾也称西塾。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
tái①<名>土筑的高台,供观察瞭望用。《老子》:“九层之~,起于累土。”②<名>古代官署名。如汉代称尚书为“中台”,御史为“宪台”,谒者为“外台”。③<名>奴隶的一个等级。《左传·昭公七年》:“仆臣~。”④<名>星名,即三台(六颗星)。古代用“三台”比“三公”(古代最高的官位),因此旧时常用“台”来作为对别人的敬称。如“兄台”、“台甫”。
yí①<代>何;什么。《书·汤誓》:“夏罪其如~?”班固《典引》:“今其如~独阙也?”②<代>第一人称。我;我的。《尚书·说命上》:“朝夕纳诲,以辅~德。”③<形>通“怡”。愉快。《史记·太史公自序》:“唐尧逊位,虞舜不~。”
【辨】亭、臺、榭、楼、阁。“亭”在上古只指旅宿的亭或观察瞭望用的亭。“园亭”的“亭”的意义是后起的。,它有顶无墙。“臺”的特点是筑土很高,也就是一种高坛。“榭”是臺上的房子。“楼”是重屋,上下都可以住人。“阁”是架空的楼,不同于一般的“楼”。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
tòng①<形>疼痛。《扁鹊见蔡桓公》:“居五日,桓侯体~。”②<形>悲痛;悲哀。《<指南录>后序》:“~定思~,~何如哉。”③<形>痛心。《出师表》:“未尝不叹息~恨于桓灵也。”④<形>痛恨;怨恨。《五人墓碑记》:“吴之民方~心焉,于是乘其厉声以呵。”⑤<副>痛快地;尽情地。《鲁提辖拳打镇关西》:“俺只指望~打这厮一顿。”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
kū因痛苦悲哀或感情激动而流泪,有时候还发出声音:~泣|放声大~。
【哭鼻子】<口>哭(含诙谐意)。
【哭哭啼啼】没完没了地哭。
【哭泣】轻声哭。
【哭穷】口头上向人装穷。
【哭丧棒】旧俗出殡时孝子拄的棍子。
【哭丧着脸】心里不痛快,脸上流露出很不高兴的样子。来源:《现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