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áo①<动>大声喊叫;呼喊。《童区寄传》:“因大~,一座皆惊。”《<指南录>后序》:“天高地迥,~呼靡及。”
【又】呼啸。《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八月秋高风怒~。”②<动>哭。《项脊轩志》:“令人长~不能自禁。”
hào①<名>号令;命令。《屈原列传》:“入则与王图论国事,以出~令。”②<动>号称;称作。《史记·高祖本纪》:“项羽兵四十万,~百万。”《谭嗣同》:“与杨锐、林旭、刘光第同参预新政,时~为‘军机四卿’。”
【又】称号。《陈涉世家》:“陈涉乃自立王,~为张楚。”
【又】别号。《醉翁亭记》:“故自~曰醉翁也。”③<名>乐器名。如号筒,吹号。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
◎咷táo
〈名〉
(1)(形声。从口,兆声。本义:小儿啼哭不停)
(2)同本义[weepcontinuously]
咷,楚谓儿泣不止曰嗷咷。——《说文》
(3)放声痛哭[cry]
入门闻号咷,幼子饿已卒!——杜甫《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
(4)又如:咷笑(先号咷而后笑。后指悲欢);咷咷(哭号)
dà①<形>与“小”相对。《鸿门宴》:“~行不顾细谨。”②<形>重要的;重大的。《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③<形>年长的;排列第一的。《木兰诗》:“阿爷无~儿,木兰无长兄。”④<副>表示范围广,数量多。《信陵君窃符救赵》:“公子于是乃置酒~会宾客。”《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安得广厦千万间,~庇天下寒士俱欢颜。”⑤<副>表示程度深。《董宣执法》:“帝~怒,召宣,欲箠杀之。”
tài①通“太”,最。《左传·襄公二十四年》:“~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②通“泰”,安定。《荀子·富国》:“故儒术诚行,则天下~而富。”
【大方】大道理。引申为专家、内行。《庄子·秋水》:“吾长见笑于~之家。”
【大成】1.太平,和平。《左传·僖公十五年》:“归之而质其大子,必得~。”2.大有成就。《老子·四十五章》:“~若缺,其用不敝。”3.比喻学术上形成完整体系。《孟子·万章下》:“孔子这谓集~。”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
kū因痛苦悲哀或感情激动而流泪,有时候还发出声音:~泣|放声大~。
【哭鼻子】<口>哭(含诙谐意)。
【哭哭啼啼】没完没了地哭。
【哭泣】轻声哭。
【哭穷】口头上向人装穷。
【哭丧棒】旧俗出殡时孝子拄的棍子。
【哭丧着脸】心里不痛快,脸上流露出很不高兴的样子。来源:《现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