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ǔ①<名>本是一种丛生灌木,又叫“荆”;古代取其条作打人的工具。《礼记·学记》:“夏~二物,收其威也。”②<形>痛苦,悲痛。《柳毅传》:“妇始~而谢,终泣而对。”③<形>鲜明,整齐。《战国策·齐策》:“不韦使~服而见。”④<名>周代诸侯国,战国时为七雄之一。位于长江中下游,后来这一带地方也称楚。《樊姬》:“樊姬,~国之夫人也。”《大铁椎传》:“与人罕言语,语类~声。”
【楚楚】1.形容衣服鲜明整洁。2.草木丛生的样子。3.形容哀痛、凄苦。陆九洲《送毛元善序》:“视其衣裳冠履,则皆~鲜明。”
【楚辞】1.指先秦楚人所作的诗,包括屈原作品中形式近于《诗经》体的诗。2.指屈原创造的一种句子长短不一、形式灵活,多用“兮”字的新体诗。3.指秦朝以后文人仿屈赋作的新体诗。4.指汉朝刘向对上述这一批诗进行辑选而成的一部诗歌总集。
【楚毒】1.苦刑。2.痛苦。
【楚歌】楚国人用方言、土调唱的歌。《垓下之战》:“夜,闻汉军四面皆~。”
【楚掠】拷打。
【楚切】凄苦。
【楚囚】本指被俘的楚国人,后用以借指处境窘迫的人。
【楚挞】用棍杖殴打。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
yāo(1)胯上胁下的部分,在身体的中部:弯~|两手叉~。(2)裤腰:红裤子绿~。(3)指腰包或衣兜:我~里还有些钱,足够我们零用的。(4)事物的中间部分:山~|树~|故事说到半中~就不说了。(5)中间狭小,象腰部的地势:土~|海~。(6)姓。
【腰板儿】(1)人的腰和背(就姿势说):挺着~。(2)借指体格:他虽然六十多了,~倒还挺硬朗的。
【腰包】腰间所带的钱包:掏~。
【腰杆子】(1)指腰部:挺着~。(2)比喻靠山:~硬(有人支持)。‖也说腰杆儿。
【腰鼓】(1)打击乐器,短圆柱形,两头略小,挂在腰间敲打。(2)一种民间舞蹈,腰间挂着腰鼓,一边跳舞,一边敲打。
【腰鼓舞】我国汉族民间舞蹈。也叫打腰鼓。舞者身背腰鼓,边敲边舞,节奏强烈,动作健美。
【腰锅】云南景颇族、傈僳族、白族、彝族等使用的一种锅,用生铁铸成,形如葫芦。
【腰果】(1)常绿乔木,叶子互生,倒卵形,花粉红色,香味很浓,果实肾脏形。果仁可以吃,果壳可以榨油。原产南美,我国广东等地也有栽植。(2)这种植物的果实。
【腰花】(~儿)把猪或羊的腰子划出交叉的刀痕后切成的小块儿,供食用。
【腰身】<轻>人体腰部的粗细,也指长袍、上衣等腰部的尺寸。
【腰眼】腰后胯骨上面脊椎骨两侧的部位。
【腰斩】(1)古代的残酷刑法,从腰部把身体斩为两段。(2)比喻把同一事物或相连系的事物从中割断。
【腰椎】腰部的椎骨,共有五块,较胸椎大。
【腰子】<口>肾。来源:《现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
xiān①<形>细小。《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善无微而不赏,恶无~而不贬。”②<形>吝啬。《史记·货殖列传》:“周人既~,而师史尤甚。”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
xì①<形>纤细,与“粗”相对。《图画》:“白描,以~笔钩勒形廓也。”②<形>小;微小。《孔雀东南飞》:“纤纤作~步,精妙世无双。”③<形>声音轻微。《春夜喜雨》:“随风潜入夜,润物~无声。”④<形>细腻;精致。司空图《杏花》:“肌~分红脉,香浓破紫苞。”⑤<形>仔细;详细。《促织》:“~瞻景状,与村东大佛阁逼似。”⑥<形>琐碎;琐屑。《晋书·刑法志》:“咸康之世,庾冰好为纠察,近于繁~。”
【细谨】小心谨慎;小心谨慎的言行。
【细软】⒈纤细柔软。⒉金银珠宝、绫罗绸缎等贵重而又便于携带的财物。
【细说】⒈详细地说。⒉小人的坏话;谗言。
【细作】⒈间谍;暗探。⒉精巧的工艺制品。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