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ù①<名>眼睛。《廉颇蔺相如列传》:“左右欲刃相如,相如张~叱之。”②<动>年;看待。《陈涉世家》:“旦日,卒中往往语,皆指~陈胜。”③<动>递眼色;使眼神。《鸿门宴》:“范增数~项王,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④<名>网孔。《韩非子·外储右下》:“善张网者,引其纲,不一一摄成~而后得。”⑤<名>行列;条目。《<指南录>后序》:“北驱予并往,而不在使者之~。”
【目论】⒈像眼睛看不见睫毛一样的议论。比喻不见自己的过失,无自知之明。⒉肤浅之论。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
nì①<动>迎;迎接。《国语·晋语》:“吕甥~君于泰。”
【又】迎敌;迎战。《赤壁之战》:“将兵与操并力~操。”②<动>预先;预料。《孔雀东南飞》:“恐不任我意,~以煎我怀。”③<动>不服从;违背。《廉颇蔺相如列传》:“且以一璧之故~强秦之欢。”④<名>叛逆;骚乱者。《<指南录>后序》:“数吕师孟叔侄为~。”
【逆计】⒈谋反。⒉预测。
【逆鳞】古谓龙的喉下有逆鳞,如被触摸,则必杀人。后因谓臣下直谏触犯君主为“逆鳞”。
【逆旅】客舍;旅舍。
【逆诈】事先即猜疑别人存心欺诈。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
ér①<名>颊毛;胡须。《周礼·考工记》:“深其爪,出其日,作其鏻之~。”②<代>通“尔”你,你的。《记王忠肃公翱事》:“~翁长铨,迁我京职,则汝朝夕侍母。”③<动>通“如”。好像《察今》:“军惊~坏都舍。”④<连>1.表并列关系。《论积贮疏》:“苟粟多~财有余。”《捕蛇者说》:“黑质~白章。”2.表相承关系。《扁鹊见蔡桓公》:“扁鹊望桓侯~还走。”《石钟山记》:“余方心动欲还,~大声发于水上。”3.表示递进关系。《劝学》:“君子愽学~日参省乎已。”《赤壁之战》:“此为长江之险已与我共之矣,~势力众寡又不可论。”4.表转折关系。《殽之战》:“吾见师出,~不见其入也。”《论积贮疏》:“生之者甚少~靡之者甚多。”⒌表修饰关系。《劝学》:“吾尝终日~思矣。”《捕蛇者说》:“吾恂恂~起。”⒍表假设关系。《信陵君窃符救赵》:“吾攻赵,旦暮且下,~诸侯敢救赵者,已拔赵,必移兵先击之。”《冯婉贞》:“诸君~有意,瞻余马首可也。”⒎表因果关系。《廉颇蔺相如列传》:“臣诚恐见欺于王~负赵。”《赤壁之战》:“表恶其能~不能用也。”⒏表时间、方位、范围的界限,相当于“以”。《祭妹文》:“今~后,吾将再病,教从何处呼汝耶。”⑤<助>表感叹语气,相当于“啊”“吧”。《论语·子罕》:“岂不尔思,室是远~。”《论语·微子》:“已~!已~!今之从政者殆~!”⑥词缀,嵌在某些时间词后面。《口技》:“俄~,百千人大呼。”《醉翁亭记》:“已~,夕阳在山,人影散乱。”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
sòng①<动>送行。《荆轲刺秦王》:“皆白衣冠以~之。”②<动>陪送;追随。《梦游天姥吟留别》:“湖月照我影,~我至剡溪。”③<动>押送;遣送。《李愬雪夜入蔡州》:“愬以槛车~元济诣京师。”④<动>送交;送达。《失街亭》:“忽报王平使人~图本至。”⑤<动>赠送。《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不时间~汤~水来营里与林冲吃。”⑥<动>断送;了结。《陈州粜米》:“兀的不~了我这条老命。”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