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āo①<形>高,与“低”、“矮”、“下”相对。《涉江》:“山峻~而蔽日兮,下幽晦以多雨。”《滕王阁序》:“天~地迥,觉宇宙之无穷。”②<动>加高;抬高。《促织》:“欲居之以为利,而~其直,亦无售者。”③<动>重;推崇。《与陈伯之书》:“夫迷途知返,往哲是与;不远而复,先典攸~。”④<名>高度。《愚公移山》:“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万仞。”《核舟记》:“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可二黍许。”⑤<名>高处。《劝学》:“登~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滕王阁序》:“登~作赋,是所望于群公。”⑥<形>指品级地位高;尊贵。《岳阳楼记》:“居庙堂之~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滕阁王序》:“千里逢迎,~朋满座。”⑦<形>高明;高尚。《五蠹》:“轻辞天子,非~也,势薄也。”《廉颇蔺相如列传》:“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义也。”⑧<副>高度。《东方朔》:“朔文辞不逊,~自称誉,上伟之。”⑨<形>大。《鸿门宴》:“劳苦而功~如此。”又专指大年龄《醉翁亭记》:“饮少辄醉,而年又最~,故自号曰醉翁也。”⑩<形>高亢;响亮。鲍照《代堂上歌行》:“筝笛更弹吹,~唱相追和。”⑾<形>热烈;盛大。《史记·项羽本纪》:“饮酒~会。”⑿<动>高出;超出。《张衡传》:“虽才~于世,而无骄尚之情。”⒀<形>敬辞,称与对方有关的事物。《林教头风雪山神庙》:“素不相识,去问官人~姓大名。”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
tái(1)往上托;举:~手|~起头来◇~价。(2)共同用手或肩膀搬东西:~担架|把桌子~过来。(3)指抬杠:他们两人一谈到这个问题,~起来就没完。
【抬秤】大型的杆秤,一次能称几百斤,用时从秤毫中穿上扁担或杠子,由两个人抬着。
【抬杠】1〈口〉争辩:~拌嘴。有的地区也说抬杠子。
【抬杠】2旧时指用杠抬运灵柩。
【抬阁】民间的一种文娱活动,在木制的四方形阁子上站着或坐着两三个扮演戏曲故事的小孩儿,由人抬着走。
【抬价】(~儿)指商人提高货物的价格。
【抬肩】<轻>上衣从肩头到腋下的尺寸。有的地区叫抬裉(kèn)。
【抬举】<轻>看重某人而加以称赞或提拔:不识~。
【抬裉】<方>抬肩。
【抬枪】旧式火器,枪筒较粗,发射时装上火药和铁砂,枪筒放在一个人的肩上,由另一人点导火线。
【抬头】1把头抬起来,比喻受压制的人或事物得到伸展。
【抬头】2(1)旧时书信、公文等行文中遇到对方的名称或涉及对方时,为表示尊敬而另起一行。(2)旧时书信、公文等行文中抬头的地方。现在一般只有在单据上写收件人或收款人的地方还叫抬头。
【抬头纹】额上的皱纹。来源:《现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
míng①<形>明亮。《石钟山记》:“至莫夜月~,独与迈乘小舟至绝壁下。”②<动>照亮。《游褒禅山记》:“方是时余之力尚足以入,火尚足以~也。”③<形>明白;清楚。《答司马谏议书》:“名实已~,而天下之理得矣。”
【又】明白地;公开地。《触龙说赵太后》:“太后~谓左右。”④<动>证明;说明。《五人墓碑记》:“亦以~死生之大,匹夫之有重于社稷也。”⑤<动>明确。《史记·李斯列传》:“~法度,定律令,皆以始皇起。”⑥<形>英明;高明;明智。《谏太宗十思疏》:“臣虽下愚,知其不可,而况于~哲乎。”⑦<名>智慧。《劝学》:“积善成德,而神~自得,圣心备焉。”⑧<名>视力。《齐桓晋文之事》:“~足以察秋毫之末。”
【又】视力好。《管子·制分》:“聪耳~目”⑨<形>次;下一个(专指年、月、日)。《为学》:“~年,贫僧自南海还。”⑩<名>明朝。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
jìng(1)镜子(1):穿衣~|波平如~。(2)利用光学原理制成的帮助视力或做光学实验用的器具,镜片一般用玻璃制成:花~|眼~儿|凹~|凸~|望远~|三棱~。
【镜框】(~儿)在用木头、石膏等做成的框子中镶上玻璃而制成的东西,用来装相片或字画等。
【镜片】光学仪器或用具上的透镜。
【镜台】上面装着镜子的梳妆台。
【镜铁矿】结晶的磁铁矿,光泽明亮象镜子,主要成分是三氧化二铁,有时含少量的钛和镁。分布很广,产于火成岩中。
【镜头】(1)摄影机或放映机上,由透镜组成的光学装置。用来在胶片或幕上形成影象。(2)照相的一个画面。(3)拍电影时从摄影机开始转动到停止时所拍下的一系列画面。
【镜匣】盛梳妆用品的匣子,其中装有可以支起来的镜子。
【镜鱼】见‘鲳’。
【镜子】(1)有光滑的平面,能照见形象的器具,古代用铜铸厚圆片磨制,现在用平面玻璃镀银或镀铝做成。(2)<口>眼镜。来源:《现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