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āo①<形>高,与“低”、“矮”、“下”相对。《涉江》:“山峻~而蔽日兮,下幽晦以多雨。”《滕王阁序》:“天~地迥,觉宇宙之无穷。”②<动>加高;抬高。《促织》:“欲居之以为利,而~其直,亦无售者。”③<动>重;推崇。《与陈伯之书》:“夫迷途知返,往哲是与;不远而复,先典攸~。”④<名>高度。《愚公移山》:“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万仞。”《核舟记》:“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可二黍许。”⑤<名>高处。《劝学》:“登~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滕王阁序》:“登~作赋,是所望于群公。”⑥<形>指品级地位高;尊贵。《岳阳楼记》:“居庙堂之~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滕阁王序》:“千里逢迎,~朋满座。”⑦<形>高明;高尚。《五蠹》:“轻辞天子,非~也,势薄也。”《廉颇蔺相如列传》:“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义也。”⑧<副>高度。《东方朔》:“朔文辞不逊,~自称誉,上伟之。”⑨<形>大。《鸿门宴》:“劳苦而功~如此。”又专指大年龄《醉翁亭记》:“饮少辄醉,而年又最~,故自号曰醉翁也。”⑩<形>高亢;响亮。鲍照《代堂上歌行》:“筝笛更弹吹,~唱相追和。”⑾<形>热烈;盛大。《史记·项羽本纪》:“饮酒~会。”⑿<动>高出;超出。《张衡传》:“虽才~于世,而无骄尚之情。”⒀<形>敬辞,称与对方有关的事物。《林教头风雪山神庙》:“素不相识,去问官人~姓大名。”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
tái(1)往上托;举:~手|~起头来◇~价。(2)共同用手或肩膀搬东西:~担架|把桌子~过来。(3)指抬杠:他们两人一谈到这个问题,~起来就没完。
【抬秤】大型的杆秤,一次能称几百斤,用时从秤毫中穿上扁担或杠子,由两个人抬着。
【抬杠】1〈口〉争辩:~拌嘴。有的地区也说抬杠子。
【抬杠】2旧时指用杠抬运灵柩。
【抬阁】民间的一种文娱活动,在木制的四方形阁子上站着或坐着两三个扮演戏曲故事的小孩儿,由人抬着走。
【抬价】(~儿)指商人提高货物的价格。
【抬肩】<轻>上衣从肩头到腋下的尺寸。有的地区叫抬裉(kèn)。
【抬举】<轻>看重某人而加以称赞或提拔:不识~。
【抬裉】<方>抬肩。
【抬枪】旧式火器,枪筒较粗,发射时装上火药和铁砂,枪筒放在一个人的肩上,由另一人点导火线。
【抬头】1把头抬起来,比喻受压制的人或事物得到伸展。
【抬头】2(1)旧时书信、公文等行文中遇到对方的名称或涉及对方时,为表示尊敬而另起一行。(2)旧时书信、公文等行文中抬头的地方。现在一般只有在单据上写收件人或收款人的地方还叫抬头。
【抬头纹】额上的皱纹。来源:《现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
guì①<形>价格高。《史记·货殖列传》:“故物贱之征~,~之征贱。”②<形>地位高;显贵。《师说》:“是故无~无贱,无长无少。”③<名>地位高的人。《梦游天姥吟留别》:“安能摧眉折腰侍权~,使我不得开心颜。”④<形>重要;可贵。《论语·学而》:“礼之用,和为~。”⑤<动>重视;崇高。《察今》:“有道之士,~以近知远。”⑥敬词。《孔雀东南飞》:“往昔初阳岁,谢家来~门。”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
shǒu①<名>人的手。
【又】<动>手拿着;手持。《左忠毅公逸事》:“使史更敝衣,草屦,背筐,~长镵,为除不洁者。”②<副>亲手;亲自。《送东阳马生序》:“每假借于藏书之家,~自笔录。”③<名>控制的范围。《毛遂自荐》:“王之命,悬于遂~。”④<名>精通某种技艺或专门从事某项工作裙人。杜甫《遭田父泥饮美严中丞》:“回头指大男:‘渠是弓弩~。’”
【手谈】下围棋。
【手眼】手段;技艺。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