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ǎn①<动>开,开辟。《史记·秦始皇本纪》:“~并天下。”②<动>阐发,阐明。《周易·系辞下》:“夫《易》彰往而察来,而微显~幽。”
【引】显露在外。③<名>古邑名。春秋鲁地。《春秋·哀公八年》:“齐人取讙及~。”
【阐弘】阐发弘扬。
【阐化】开创教化。
【阐缓】舒缓。
【阐济】开创并完成。
【阐拓】开拓。
【阐绎】阐明陈述。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
yōu①<形>深沉。《屈原列传》:“故忧愁~思而作《离骚》。”②<形>昏暗。《涉江》:“下~晦以多雨。”③<形>隐晦。《琵琶行》:“别有~愁暗恨生。”④<形>僻静。《涉江》:“哀吾生之无乐兮,~独处乎山中。”⑤<形>清幽。《黄冈竹楼记》:“~阒辽夐,不可具状。”⑥<形>幽深。《兰亭集序》:“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情。”⑦<动>监禁。《苏武传》:“单于愈益欲降之,乃~武置大窖中,绝不饮食。”
【幽篁】幽深的竹林。
【幽梦】模糊不清的梦境。
【幽情】深远而高雅的感情。
【幽州】三代十二州之一,在今河北北部及辽宁一带。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
míng①<形>明亮。《石钟山记》:“至莫夜月~,独与迈乘小舟至绝壁下。”②<动>照亮。《游褒禅山记》:“方是时余之力尚足以入,火尚足以~也。”③<形>明白;清楚。《答司马谏议书》:“名实已~,而天下之理得矣。”
【又】明白地;公开地。《触龙说赵太后》:“太后~谓左右。”④<动>证明;说明。《五人墓碑记》:“亦以~死生之大,匹夫之有重于社稷也。”⑤<动>明确。《史记·李斯列传》:“~法度,定律令,皆以始皇起。”⑥<形>英明;高明;明智。《谏太宗十思疏》:“臣虽下愚,知其不可,而况于~哲乎。”⑦<名>智慧。《劝学》:“积善成德,而神~自得,圣心备焉。”⑧<名>视力。《齐桓晋文之事》:“~足以察秋毫之末。”
【又】视力好。《管子·制分》:“聪耳~目”⑨<形>次;下一个(专指年、月、日)。《为学》:“~年,贫僧自南海还。”⑩<名>明朝。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
wēi①<形>隐蔽;不显露。《左忠毅公逸事》:“从数骑出,~行入古寺。”②<形>深奥;微妙。《屈原列传》:“其辞~,其志洁。”③<形>小;微小;少。《石钟山记》:“~风鼓浪,水石相搏。”④<形>轻微。《庖丁解牛》:“动刀甚~。”⑤<形>地位不高;没有名望。《陈情表》:“今臣亡国贱俘,至~至陋,过蒙拔擢,宠命优渥。”⑥<副>偷偷地;悄悄地。《信陵君窃符救赵》:“故久立与其客语,~察公子。”⑦<副>稍微;略微。《卖油翁》:“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颔之。”⑧<副>隐约。《口技》:“~闻有鼠作作索索。”⑨<副>无;没有。《岳阳楼记》:“~斯人,吾谁与归?”⑩<形>衰微;衰败。《教战守策》:“天下,而唐室固以~矣。”
【微独】不但;非但。
【微服】帝王或官吏等为了隐瞒自己的身份而更换平民的服装。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