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ī①<动>思考;想。《论语》:“学而不~则罔。”②<动>希望;盼望。《隆中对》:“智能之士,~得明君。”③<动>想念;思念。《触龙说赵太后》:“已行,非弗~也,祭祀必祝之。”④<名>思绪;心情。《孔雀东南飞》:“晻晻日欲暝,愁~出门啼。”
【思理】思辨能力。
【思致】思想情趣。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
xián①<形>有道德的;有才能的。《出师表》:“亲~臣,远小人。”②<名>有德有才的人。《过秦论》:“宽厚而爱人,尊~而重士。”③<形>善;好。《察今》:“非不~也,为其不可得而法。”④<形>胜于;甚于。《触龙说赵太后》:“老臣窃以为媪之爱燕后~于长安君。”
【贤达】有德有才有声望的当地人士。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
rú①<动>往;到……去。《涉江》:“入溆浦余儃佪兮,迷不知吾所~。”②<动>依照;遵从。《中山狼传》:“先生~其指,内狼于囊。”③<动>顺;符合。《赤壁之战》:“邂逅不~意,便还就孤。”④<动>像;如同。《两小儿辩日》:“日初出大~车盖。”⑤<动>及;比得上。《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天时不~地利。”⑥<动>用于短语“如……何”中,表示“对待……怎么办”、“把……怎么办”。《愚公移山》:“~太行、王屋何?”⑦<副>不如;应该。《子鱼论战》:“若爱重伤,则~勿伤。”⑧<连>如果;假如。《芙蓉楼送辛渐》:“洛阳亲友~相问。”⑨<连>或者。《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安见方六七十,~五六十,而非邦也者?”⑩<连>至于。《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其礼乐,以俟君子。”⑾词缀。用于形容词后,表示“……的样子”,也可不译。韩愈《答李翊书》:“仁义之人,其言蔼~也。”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
kě①<形>口渴。《诗经·君子于役》:“君子于役,苟无饥~。”
【又】比喻迫切地。范成大《洪景卢内翰使还入境》:“国人~望公颜色。”
jié<形>水干。《周礼·草人》:“凡粪种,……坟壤用麋,~泽用鹿。”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