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ǐn①<动>隐藏。《核舟记》:“其两膝相比者,各~卷底衣褶中。”②<动>隐居,不出来做官。《信陵君窃符救赵》:“此子贤者,世莫能知,故~屠间耳。”③<名>隐衷;隐情。《病梅馆记》:“有以文人画士孤癖之~明告鬻梅者。”④<动>同情。《齐桓晋文之事》:“王若~其无罪而就死地,则牛羊何择焉。”⑤<副>暗地里。《促织》:“然睹促织,~中胸怀。”⑥<名>矮墙。《左传·襄公二十三年》:“逾~而待之。”
【隐忍】隐瞒真情而勉力忍耐。
【隐逸】隐居;隐居的人。
【隐隐】不很清楚;隐约。
【隐约】依稀不清楚。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
jiè①<名>界线;边界。《诗经·周颂·思文》:“无此疆尔~。”②<名>边;畔。屈原《哀郢》:“哀州土之平乐兮,悲江~之遗风。”③<动>间隔;隔开。《汉书·翼奉传》:“前向崧高,后~大河。”④<动>居……之间。《左传·襄公三十一年》:“敝邑褊小,~于大国。”⑤<动>介绍;引见。《后汉书·符融传》:“融一见嗟服,因以~于李膺。”⑥<名>介绍人;居中引见的人。《荀子·大略》:“诸侯相见,卿为~。”⑦<名>甲;铠甲。贾谊《陈政事疏》:“将士被~胄而睡。”⑧<动>披上铠甲。《周亚父军细柳》:“~胄之士不拜,请以军礼见。”《垂老别》:“男儿既~胄,长揖别上官。”⑨<量>个。多与“一”构成“一介”表示“小小的一个”。《廉颇蔺相如列传》:“大王遣一~之使至赵。”⑩<形>通“芥”,比喻微小。《冯谖客孟尝君》:“孟尝君为相数十年,无纤~之祸者,冯谖之计也。”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
cáng①<动>收藏谷物。晁错《论贵粟疏》:“春耕,夏耘,秋获,冬~。”②<动>收藏;保存;贮藏。《庖丁解牛》:“善刀而~之。”《伶官传序》:“庄宗受而~之于庙”③<动>隐藏;私藏。《察今》:“见瓶水之冰,而知天下之寒,鱼鳖之~也。”《狱中杂记》:“部中老胥,家~伪章。”
zàng①<名>贮藏财物的地方;仓库。苏轼《赤壁赋》:“是造物者无尽~也。”②<名>通“脏”。内脏。《孔雀东南飞》:“未至二三里,摧~马悲哀。”
【藏命】亡命,不顾性命。《史记·游侠列传》:“以躯借交报仇,~作奸剽攻。”
【藏怒】怀恨于心。《孟子·万章上》:“仁人之于弟也,不~焉,不宿怨焉。”
【藏拙】1.掩其拙劣,不以示人。韩愈《和席八十二韵》:“倚玉难~,吹竽久混真。”2.自谦之词。罗隐《自贻》诗:“纵无显效亦~,若有所成甘守株。”
【藏府】1.府库。班固《汉书·文三王传》:“及死,~馀黄金尚四十万馀斤。”2.同“脏腑”。《素问·脉解》:“阴气下而复上,上则邪客于~间。”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
xíng①<名>形体。《归去来兮辞》:“既自以心为~役,奚惆怅而独悲。”②<名>容貌。《屈原列传》:“颜色憔悴,~容枯槁。”③<名>形象;形状。《订鬼》:“泄于目,目见其~。”④<名>形势。《赤壁之战》:“则荆吴之势强,鼎足之~成矣。”⑤<动>表露;表现。《黄生借书说》:“往借,不与,归而~诸梦。”⑥<名>表现出的现象。《齐桓晋文之事》:“不为者与不能者之~,何以异?”⑦<动>对比。《老子》:“难易相成,长短相~。”
【形容】⒈形体容貌;神色。⒉描摹;描述。
【形质】⒈肉体;躯壳。⒉身材相貌。⒊才能与气质。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