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āi①<动>开(门);(把门)打开。《木兰诗》:“~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老子》:“善闭,无关楗而不可~。”《山市》:“窗扉皆洞~。”②<动>打开;开启。《过秦论》:“秦人~关延敌。”《左忠毅公逸事》:“公辨其声,目不可~。”《阿房宫赋》:“明星荧荧,~妆镜也。”
【引】<动使动>使……舒畅;使……展开。《梦游天姥吟留别》:“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心颜。”③<动>(花)开;开放。《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④<动>开辟;扩展。《荀子·富国》:“节其流,~其源。”⑤<动>散开;消散。《岳阳楼记》:“若夫日出而林霏~。”⑥<动>开拓;开垦。《归园田居》:“~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物竞天择》:“而矿事日辟,掘地~山,多得古禽兽遗蜕。”《兵车行》:“边庭流血成海水,武皇~边意未已。”⑦<动>创始;开创。《<黄花冈七十二烈士事略>序》:“则此一部~国血史,可传世而不朽。”⑧<动>开设;设置。李白《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琼筵以坐花,飞羽觞而醉月。”《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权在营前~了个茶洒店。”《琵琶行》:“移船相近邀相见,添酒回灯重~宴。”⑨<动>分开;分离。《望天门山》:“天门中断楚江~。”⑩<动>发表;提出。《赤壁之战》:“不复料其虚实,便~开此议。”⑾<动>发射。《冯婉贞》:“三保见敌势可乘,争挥帜曰:‘~火!’”
【开济】创业济时。《蜀想》:“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老臣心。”
【开罪】冒犯得罪。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
jī①<名>地基;墙基。贾思勰《齐民要术·园篱》:“于墙~之所,方整深耕。”②<名>基础;根本。《老子》:“贵以贱为本,高以下为~。”
【基绪】基业。
【基兆】⒈始因。⒉基业。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
chuāng<名>伤;伤口。《书博鸡者事》:“一步一呼,不呼则杖其背,尽~。”《荆轲刺秦王》:“秦王复击轲,被八~。”
chuàng<动>开创,首创。《出师表》:“先帝~业未半而中道崩殂。”《复庵记》:“华下之人助之材,以~是庵而居之。”
【创痏】1.创伤,疮伤。2.比喻民生疾苦,祸害。
【创痍】也作“创夷”。1.创伤。班固《后汉书·袁谭传》:“放兵钞突,屠城杀吏,冤魂痛于幽冥,~被于草棘。”2.比喻人民遭受的战祸、疾苦。《史记·季布栾布列传》:“于今~未瘳,(樊)哙又面谀,欲摇动天下。”
【创定】1.初定。2.制定,制作。
【创艾】也作“创刈”。1.惩治,因受惩治而畏惧。《后汉书·南匈奴传》:“北单于~南兵,又畏丁令、鲜卑,遁逃远去。”2.以为鉴戒。《晋书·地理志》:“汉兴,~亡秦孤立而败,于是割裂封疆,立爵二等,功臣侯者百有馀邑。”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
yè①<名>事业;功业。《出师表》:“先帝创~未半,而中道崩殂。”②<名>职业;职守。《桃花源记》:“武陵人捕鱼为~。”③<名>学业。《送东阳马生序》:“其~有不精,德有不成,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④<名>产业。《原君》:“我固为子孙创~也。”⑤<动>从事。《卖柑者言》:“吾~是有年矣。”⑥<副>已经。《黄生借书说》:“若~为吾所有,必高束焉,庋藏焉。”⑦<名>罪孽。《少年中国说》:“造成今日之老大中国者,则中国老朽之冤~也。”
【业根】祸种;惹祸的东西。
【业已】已经。
【业障】佛教语,罪恶的意思。3277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