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òng①<形>疼痛。《扁鹊见蔡桓公》:“居五日,桓侯体~。”②<形>悲痛;悲哀。《<指南录>后序》:“~定思~,~何如哉。”③<形>痛心。《出师表》:“未尝不叹息~恨于桓灵也。”④<形>痛恨;怨恨。《五人墓碑记》:“吴之民方~心焉,于是乘其厉声以呵。”⑤<副>痛快地;尽情地。《鲁提辖拳打镇关西》:“俺只指望~打这厮一顿。”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
zǐ①<代>自己。《孙膑减灶》:“庞涓~知智穷兵败,乃~刭。”《望洋兴叹》:“于是焉河伯欣然~喜。”②<副>亲自。《信陵君窃符救赵》:“赵王及平原君~迎公子于界。”《垓下之战》:“项王乃悲歌慷慨,~为诗曰……。”③<代>其;他(她)的。《孔雀东南飞》:“中有双飞鸟,~名为鸳鸯。”《陌上桑》:“秦氏有好女,~。名为罗敷”④<副>原来;本来。《陌上桑》:“使君~有妇,罗敷。有夫”《孔雀东南飞》:“我~不驱卿,逼迫有阿母。”⑤<副>自然;当然。《活板》:“以手拂之,其印~落,殊不沾污。”《订鬼》:“思念存想,~见异物也。”⑥<介>从;由。《察今》:“其剑~舟中坠于水。”《为学》:“越明年,贫者~南海还。”⑦<介>在;自从。《三峡》:“~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孔雀东南飞》:“~君别我后,人事不可量。”⑧<连>常“自非”连用,相当于“除非”、“假如不是”。《三峡》:“~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左传·成公十六年》:“唯圣人能内外无患,~非圣人,外宁必有内忧。”⑨<连>表示让步,相当于“即使”。《汉书·周昌传》:“昌为人强力,敢直言,~萧、曹等皆卑下之。”⑩<助>增音节,不译。《孔雀东南飞》:“物物各~异。种种在其中。”
【自好】自洁其身。
【自谴】自己排谴忧虑。
【自修】自我修养。自然而此治。
【自许】自己以赞美之词说自己。
【自引】⒈自己辞去官职。⒉自杀。
【自用】按自己的主张行事,不理会别人的意见。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
chuāng<名>伤;伤口。《书博鸡者事》:“一步一呼,不呼则杖其背,尽~。”《荆轲刺秦王》:“秦王复击轲,被八~。”
chuàng<动>开创,首创。《出师表》:“先帝~业未半而中道崩殂。”《复庵记》:“华下之人助之材,以~是庵而居之。”
【创痏】1.创伤,疮伤。2.比喻民生疾苦,祸害。
【创痍】也作“创夷”。1.创伤。班固《后汉书·袁谭传》:“放兵钞突,屠城杀吏,冤魂痛于幽冥,~被于草棘。”2.比喻人民遭受的战祸、疾苦。《史记·季布栾布列传》:“于今~未瘳,(樊)哙又面谀,欲摇动天下。”
【创定】1.初定。2.制定,制作。
【创艾】也作“创刈”。1.惩治,因受惩治而畏惧。《后汉书·南匈奴传》:“北单于~南兵,又畏丁令、鲜卑,遁逃远去。”2.以为鉴戒。《晋书·地理志》:“汉兴,~亡秦孤立而败,于是割裂封疆,立爵二等,功臣侯者百有馀邑。”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
ài㈠①<名>植物名,即艾蒿,叶可灸病。《孟子·离娄》:“今之欲王者,犹七年之病求三年之~也。”《诗经·采葛》:“彼采~兮。”②<名>绿色。范晔《董宣执法》:“赐~绶,葬以大夫礼。”〖又〗<名>灰白色。元稹《郡斋感怀见奇》:“~发衰容惜寸辉。”③<名>对老年人的敬称。《礼记·曲礼上》:“人生十年曰说幼,学。……五十曰~,服官政。”④<形>美好。《孟子·万章上》:“知好色则慕少~。”⑤<动>停止。《左传·哀公二年》:“虽克郑,犹有知在,忧未~也。”
yì㈡①<动>通“刈”,割。《汉书·贾谊传》:“其视杀人若草菅~草菅然。”②<动>铲除,杀害。《左传·哀公元年》:“亦不~杀其民。”③通“乂”,治理;安定。《史记·越世家》:“至于今诸夏~安。”
【艾服】yìfú古代的一种象征性的刑罚。即割去犯人衣服上的蔽膝部分,以示宫刑。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