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ǐ①<名>写字、画画等的工具。与纸、墨、砚合称为文房四宝。②<动>书写;记载。《送东阳马生序》:“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录。”③<名>笔迹;书画墨迹。《新唐书·李白传》:“观公~奇妙,欲以藏家尔。”④<名>散文。《文心雕龙·总述》:“今之常言,有文有~,以为无韵者~也,有韵者文也。”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
zhū①<动>要求;索求。《左传·襄公三十一年》:“以敝邑褊小,介于大国,~求无时,是以不敢宁居。”②<动>责备;谴责。《论语·公冶长》:“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杇也。于予与何~?”③<动>征伐;讨伐。《陈涉世家》:“将军身被坚执锐,伐无道,~暴秦。”④<动>惩罚。《荀子·富国》:“~而不赏,则勤励之民不劝。”⑤<动>杀。《鸿门宴》:“立~杀曹无伤。”
【又】被杀死。《六国论》:“洎牧以谗~。”
【诛求】勒索。
【诛愚】愚昧迟钝。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
mò①<名>写字用的墨;黑颜料。沈括《石油》:“试扫其煤以为~,黑光如漆。”成语有“近~者黑”
【又】<动>沾黑。《石油》:“石炭烟亦大,~人衣。”
【又】<动>用墨染黑。《殽之战》:“子~衰经。”
【又】<动>穿上黑色丧服。《殽之战》:“遂~以葬文公。”
【又】<动>用黑色衣服作为丧服。《殽之战》:“晋于是始~。”②<名>黑色。《核舟记》:“钩画了了,其色~。”③<名>绳墨,木工用来校正曲直的墨斗线。
【引】准则;法度。扬雄《太玄经·法》:“物仰其~,莫不被则。”④<名>文字的代称,如“文墨”,又指文章学识。吴子良《荆溪林下偶谈》:“俚俗谓不能文者为胸中无~。”⑤<名>古代刑罚之一。在受刑人额上刺字,并染上墨。《尚书·伊训》:“臣下不匡,其刑~。”⑥<名>古代计量单位,五尺为墨。《国语·周语》:“其察色也,不过~丈寻常之间。”⑦<名>墨家的省称。《孟子·滕文公》:“天下之言,不归杨则归~。”
【墨车】古代大夫所乘的车子,车身墨漆,无彩绘。
【墨妙】指精妙的文章、书法、绘画。
【墨绶】黑色的印带。县令,县长的代称。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
fá①<动>砍伐。《伐檀》:“坎坎~檀兮,置之河之干兮。”②<动>敲打。高适《燕歌行》:“摐金~鼓下榆关。”③<动>讨伐;攻打。《曹刿论战》:“十年春,齐师~我。”④<动>攻破;破坏。《谋攻》:“故上兵~谋,其次~交。”⑤<名>功劳;功业。《信陵君窃符救赵》:“北救赵而西却秦,此五霸之~也。”⑥<动>夸耀,自夸。《屈原列传》:“每一令出,平~其功。”
【伐冰之家】指贵族豪门之家。古代卿大夫以上的贵族丧祭时才能用冰,伐冰即凿痧窖取冰。
【伐柯人】媒人。
【伐性之斧】砍伐生命的利斧,比喻损害身心的事情。白居易《寄卢少卿》:“艳声与丽色,真为~。”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