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ī①<数>。《狼》:“~屠晚归。”②<连>一边;一面。《兰亭集序》:“~觞~咏,亦足以畅叙幽情。”③<形>同一;一样。《察今》:“古今~也。”④<动>看作一样。《兰亭集序》:“固知~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⑤<动>统一。《阿房宫赋》:“六王毕,四海~。”⑥<动>专一。《劝学》:“用心~也。”⑦<副>全;一概。《岳阳楼记》:“而或长烟~空,皓月千里。”⑧<副>一旦。《信陵君窃符救赵》:“公子诚~开口请如姬,如姬必许诺。”⑨<副>才;刚刚。《赤壁之战》:“初~交战,操军不利。”⑩<副>初次。《曹刿论战》:“~鼓作气。”
【一旦】⒈有一天。⒉一时;忽然。⒊形容时间很短。
【一何】多么。
【一力】⒈协力。⒉竭力。
【一体】关系密切,如同一个整体。一样,相同。
【一昨】前些日子。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
zhī①<动>知道;了解。《察今》:“故察己则可以~人。”②<动>认识;识别。《马说》:“其真无马邪?其真不~马也。”③<名>知觉;感觉。《庖丁解牛》:“官~止而神欲行。”④<动>感到;觉得。《惠崇<春江晚景>》:“春江水暖鸭先~。”⑤<动>交好;相亲。《左传·昭公四年》:“公孙明~叔孙于齐。”⑥<名>交情。《报任安书》:“绝宾客之~。”⑦<名>朋友。鲍照《鲍参军集·咏双燕》:“悲歌辞旧爱,衔泪觅新~。”⑧<动>主持。《国语·赵语》:“吾与之共~赵国之政。”
zhì通“智”。智慧;聪明。《劝学》:“君子博学而日参乎己,则~明而行无过矣。”
【知遇】得到赏识和重用。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
piàn①<名>剖开的木片或草片。②<名>指扁而薄的东西。《明湖居听书》:“鼓上放了两个铁~儿。”③<量>《望天门山》:“孤帆一~日边来。”④<量>座。《游黄山记》:“石峰~夹起。”⑤<形>小;少;零散。《失街亭》:“若魏兵来,吾教他~甲不回。”⑥<形>多;连成一片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佛狸祠下,一~神鸦社鼓。”⑦<形>指连绵不断的声音。《范进中举》:“只听得一~声的锣响。”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
jiě①<动>解剖;分割。《庖丁解牛》:“庖丁为文惠君~牛。”②<动>解开;解下。《公输》:“子墨子~带为城。”③<动>解除;消除。《荆轲刺秦王》:“今有一言,可以~燕国之患。”④<动>溶解;溶化。《满井游记》:“于时冰皮始~,波色乍明。”⑤<动>排解;化解。《师说》:“句读之不知,惑之不~。”⑥<动>解围;撤围。《信陵君窃符救赵》:“秦军~去,遂救邯郸。”⑦<动>解脱。道家称人死后灵魂脱离躯体而升天成仙。《梅花岭记》:“谓颜太师以兵~。”⑧<动>缓解;和解。《触龙说赵太后》:“太后之色少~。”⑨<动>解释;解说。《隆中对》:“关羽、张飞等不悦,先主~之。”⑩<动>理解;懂得。《与妻书》:“家中诸母皆通文,有不~处,望请其指教。”⑾<动>能;合。罗隐《西施》:“西施若~倾吴国,越国亡来又是谁。”⑿<名>见解;见识。《南史·张邵传》:“融玄义无师法,而神~过人。”⒀<动>解便;解手。戚继光《练兵实记》:“遇夜即于厕中大小~。”⒁<名>文体的一种,用于释疑。如韩愈的《进学解》。
jiè①<动>遣;发遣。《宋史·举志》:“天下之士屏居山林,令监司守臣~送。”②<动>解送;押送。《水浒传》:“开封府公文只叫~活的去,却不曾教结果了他。”
xiè①“懈”的古字。懈怠。《诗经·大雅·烝民》:“夙夜匪~,以事一人。”《论衡·福虚》:“宋人有好善行者,三世不~。”②姓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