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iā①<动>辅佐;辅助。《左传·僖公四年》:“五侯九伯,女实征之,以~辅周室。”②<动>从两边夹住;把……夹在中间。《大铁椎传》:“右胁~大铁椎。”③<副>从相反的两面。《国语·吴语》:“赵人分为二师,将以~攻我师。”④<动>夹杂;混杂。《口技》:“又~右千求救声,曳屋许许声,抢夺声。”⑤<名>夹子;夹东西的器具。《周礼·射鸟氏》:“并~取之。”⑥<名>江河港汊可泊船的地方。《过小孤山大孤山》:“晚泊沙~,距小孤一里。”⑦<量>册;卷。《宋史·天竺国传》:“贝叶梵书一~。”
jiá①<形>双层。《孔雀东南飞》:“朝成绣~裙,晚成单罗衫。”②<名>夹衣;双层的衣服。《徐霞客游记》:“重~犹寒,余以为阴风所致。”③<名>通“铗”,剑柄。《庄子·说剑》:“诸侯之剑,……以豪杰士为~。”
xiá<形>通“狭”,狭窄。《后汉书·东夷传》:“其地东西~,南北长。”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
bǎn①<名>木板。《狱中杂记》:“求脱械居监外~屋,费亦数十金。”
【又】泛指扁而平的片状物。《活板》:“先设一铁~。”②<名>通“版”,印刷的字版。《活板》:“~印书籍,唐人尚未为之。”③<名>乐器中打节拍的板。《柳敬亭传》:“亡国之恨顿生,檀~之声无色。”④<名>板子,旧时笞刑刑具。关汉卿《金线池》:“既然韩解元在此替你哀告,这四十~便饶.。”⑤<形>呆板;不灵活。郭若虚《图画见闻志》:“~者,腕弱笔痴。”⑥<形>板结。宋应星《天工开物》:“凡种绿豆,一日之内,遇大雨~土,则不复生。”⑦<形>不通融。姚之骃《元明事类钞·张板知名》:“时人以其执法,号为张~。”
【板荡】社会动荡不安,政局不稳定。《晋书·惠帝纪论》:“生灵~,社稷丘墟。”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
yī①<名>医生。《扁鹊见蔡桓公》:“~之好治不病以为功。”②<动>医治。聂夷中《伤田家》:“~得眼前疮,剜却心头肉。”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
tuó(1)指骆驼:~峰|~绒。(2)(背)弯曲:老爷爷的背都~了。
【驼背】人的脊柱向后拱起,多由年老脊椎变形、坐立姿势不正或佝偻病、脊椎的关节炎等疾病引起。
【驼峰】(1)骆驼背部隆起象山峰状的部分,里面储藏大量脂肪,缺乏食物时,脂肪就供体内的消耗,因此骆驼可以较长时间不吃食物。(2)铁路上调车用的土坡。车辆可以凭本身的重力自动溜到各股铁道上去。
【驼鹿】哺乳动物,是最大型的鹿,毛黑棕色,头大而长,颈短,鼻长如骆驼,尾短,四肢细长,雄的有角,角上部呈铲形。肉可以吃,皮可以制革。我国东北大兴安岭地区有出产。
【驼绒】(1)从骆驼毛中选出来的绒毛,用来织衣料或毯子,也可以用来絮衣裳。(2)见〖骆驼绒〗。
【驼色】象骆驼毛那样的浅棕色。
【驼员】役使骆驼的人员。
【驼子】<口>驼背的人。来源:《现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