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ǐ①<名>婴儿。《荀子·劝学》:“干、越。夷貉之~,生而同声,长而异俗。”②<名>孩子。《桃花源记》:“率妻~邑人来此绝境。”
【又】〈名意动〉以……为子。《赵威后问齐使》:“此二士弗业,一女不朝,何以王齐国、~万民乎?”③<名>儿子或女儿。《石钟山记》:“而长~迈将赴饶之德兴尉。”④<名>对人的尊称。多指男子,相当于“您”。《为学》:“~何恃而往?”⑤<名>泛指人。《过秦论》:“然陈涉瓮牖绳枢之~,甿隶之人,而迁徏之徒也。”⑥<名>特称孔子。《〈论语〉十则》:“~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⑦<名>地支的第一位。《观巴黎油画记》:“光绪十六年春闰二月甲~,余游巴黎蜡人馆。”⑧通“仔”。作“仔细”的语素。《熟读精思》:“详缓看字,~细分明读之。”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
yuē①<动>说。《劝学》:“君子~:学不可以已。”②<动>称为。《赵威后问齐使》:“齐有处士~钟离子。”③<动>是,举例时用。《五人墓碑记》:“按诸五人,~颜佩伟,杨念如……”④<动>为。《出师表》:“先帝称之~能。”⑤<助>用于句首。《诗经·七月》:“~为改岁,入此室处。”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
shī①<名>一种文学体裁;诗歌。《孔雀东南飞》:“时人伤之,为~云尔。”②<名>指《诗经》。《齐桓晋文之事》:“~云:‘他人有心,予忖度之。’”
【诗馀】词的别称。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
yún①<动>说。《兰亭集序》:“古人~:‘死生亦大矣。’”②<动>有。《荀子·法行》:“其~益乎。”③<代>如此;这样。《师说》:“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者,则群聚而笑之。”④<助>用于句首、句中、句末,无意义。《诗经·卷耳》:“~何吁矣”《左传·成公十二年》:“日~莫矣。”《核舟记》:“盖大苏泛赤壁~。”⑤<名>话。《苏武传》:“勿复有~。”⑥<名>云彩。《归去来兮辞》:“~无心以出岫。”⑦<形>盛多的样子。《过秦论》:“天下~集响应。”
【云云】⒈众多,又作“芸芸”。⒉如此如此。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