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ù(1)躯干的一部分。人的腹在胸的下面,动物的腹在胸的后面。通称肚子(dùzi)。(2)鼎、瓶子等器物的中空而凸出的部分。
【腹地】靠近中心的地区;内地。
【腹诽】<书>嘴里虽然不说,心里认为不对。也说腹非。
【腹稿】已经想好但还没写出的文稿。
【腹股沟】大腿和腹部相连的部分。也叫鼠蹊(shǔxī)。
【腹面】动物身上胸部、腹部的那一面。
【腹膜】腹腔内包着胃肠等脏器的薄膜,由结缔组织构成。
【腹膜炎】腹膜的炎症。大多数腹膜炎病情急剧,继发于胃肠道或腹腔内其他脏器的感染、坏死、破裂或穿孔之后;原发性腹膜炎则由于细菌经血液或淋巴,侵入腹腔所引起。患者呈现持续性腹痛,并有呕吐、发热、腹胀、便秘、腹部压痛、腹肌紧张等症状。
【腹鳍】鲁类腹部的鳍,左右各一,是转换方向和支持身体平衡的器官。
【腹腔】体腔的一部分,上部有横膈膜和胸腔隔开,下部是骨盆,前部和两侧是腹壁,后部是脊椎和腰部肌肉。胃、肠、胰、肾、肝、脾等器官都在腹腔内。
【腹水】腹腔内有液体积聚的症状。心脏、肾脏疾患以及腹腔内疾病等都能引起腹水。
【腹泻】由于肠道感染,消化机能障碍引起的症状。大便稀薄或呈水状,有的粪便带脓血,次数增多,常兼有腹痛。也叫水泻。通称拉稀、泻肚或闹肚子。
【腹心】(1)比喻要害或中心部分:~之患。(2)比喻极亲近的人;心腹。(3)比喻诚意:敢布~。
【腹足类】软体动物的一类,头部有眼和触角,腹部有扁平肉质的脚,背部有螺旋形的壳。如蜗牛、田螺等。来源:《现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
fēi①<形>不对;不正确。《归去来兮辞》:“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
【又】<形意动>认为……不对;非难;责怪。《答韦中立论师道书》:“天下不以~郑尹而快孙子。”②<副>不,不是。《齐桓晋文之事》:“是不为也,~不能也。”③<副>除非;除了。《屈原列传》:“以为~我莫能为也。”?赤壁之战》:“~刘豫州莫可以当曹操者。”④<动>无;没有。《劝学》:“君子生~异也,善假如物也。”⑤<助>表疑问语气,同“否”。《汉书·终军传》:“此言与实反者~?”
fěi通“诽”,诽谤。《史记·李斯列传》:“入则心~,出则巷议。”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
xīn①<名>心脏。《狱中杂记》:“顺我,即先刺~。”②<名>心脏所在的胸部。《荆轲刺秦王》:“此臣日夜切齿拊~也。”③<名>内心,古人认为心是思维的器官。《熟读精思》:“读书三到,谓~到,眼到,口到。”④<名>想法;心意。《殽之战》:“勤而无所,必有悖~。”⑤<名>中心;中央。《琵琶行》:“唯见江~秋月白。”
【心志】内心;意志。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
bàng①<动>公开指责别人的过失。《召公谏厉王弭谤》:“厉王虐,国人~王。”《邹忌讽齐王纳谏》:“能~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②<动>毁谤。《屈原列传》:“信而见疑,忠而被~。”
【辨】诽,谤,讥.都有指责别人过错或缺点之意.谤,是公开指责;诽,是背后议论、嘀咕;讥,是讥刺.
【谤木】议论是非,指责过失的木牌。《后汉书·杨震传》:“臣闻尧舜之世,涑鼓~,立之于朝。”
【谤书】1.攻击别人或揭人隐私的书信。2.专指《史记》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