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ǎo①<动>拨;拨动。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父赋壮语以寄》:“醉里~灯看剑。”
【又】用条状的或用尖的东西挑出来。杜荀鹤《山中寡妇》:“时~野菜和根煮。”②<动>挑逗;引诱。《史记·项羽本纪》:“乃披甲持戟~战。”《史记·司马相如列传》:“以琴心~之。”
tiāo<动>担;挑。陆游《自题传神》:“担~双草屦,壁倚一乌藤。”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
chá(1)常绿灌木,叶子长椭圆形,花白色,种子有硬壳。嫩叶加工后就是茶叶。是我国南方最重要的经济作物之一。(2)用茶叶做成的饮料。(3)某些饮料的名称:面~|奶~|杏仁~。(4)指油茶树:~油。
【茶博士】茶馆的伙计(多见于早期白话)。
【茶匙】(~儿)调饮料用的小匙子,比汤匙小。
【茶炊】用铜铁等制的烧水的器具,有两层壁,在中间烧火,四围装水,供沏茶用。也叫茶汤壶,有的地区叫茶炊子、烧心壶。
【茶点】茶水和点心。
【茶饭】茶和饭,泛指饮食。
【茶房】<轻>旧时称在旅馆、茶馆、轮船、火车、剧场等处从事供应茶水等杂务的人。
【茶缸子】比较深的带把儿的茶杯,口和底一样大或差不多大。
【茶馆】(~儿)卖茶水的铺子,设有座位,供顾客喝茶。
【茶褐色】赤黄而略带黑的颜色。也叫茶色。
【茶花】(~儿)山茶、茶树、油茶树的花。特指山茶的花。
【茶话会】备有茶点的集会。
【茶会】用茶点招待宾客的社交性集会。
【茶几】(~儿)放茶具用的家具,比桌子小。
【茶碱】茶叶中所含的一种有机化合物,白色结晶状粉末,有苦味。可作药用。
【茶晶】颜色象浓茶汁的水晶,多用来做眼镜的镜片。
【茶精】茶叶所含的一种有机化合物,有挥发性,使茶叶具有香味。也叫茶精油或茶香精油。
【茶镜】用茶晶或茶色玻璃制成的眼镜。
【茶具】喝茶的用具,如茶壶、茶杯等。
【茶枯】油茶树的种子榨油后压成饼状的渣滓,可以做肥料。也叫茶子饼。
【茶楼】有楼的茶馆(多用做茶馆的名称)。
【茶卤儿】浓的茶汁。
【茶毛虫】昆虫,雌蛾、雄蛾颜色不一。幼虫身上有白毛,吃茶树的叶子,是茶树的主要害虫。
【茶农】以种植茶树为职业的农民。
【茶盘】(~儿)放茶壶茶杯的盘子。也叫茶盘子。
【茶钱】<轻>(1)喝茶用的钱。(2)小费的别称。
【茶青】深绿而微黄的颜色。
【茶色】茶褐色。
【茶社】茶馆儿或茶座儿①(多用做茶馆儿或茶座儿的名称。)。
【茶食】<轻>糕饼、果脯等食品的总称。
【茶水】泛称茶或开水(多指供给行人或旅客用的):~站。
【茶汤】糜子面或高粱面用开水冲成糊状的食品。
【茶汤壶】茶炊。
【茶亭】卖茶水的亭子。
【茶托】(~儿)垫在茶碗或茶杯底下的器皿。
【茶锈】附着在茶具上的黄褐色物质。
【茶叶】经过加工的茶树嫩叶,可作饮料。
【茶叶花】见〖罗布麻〗。
【茶油】用油茶树的种子榨取的油,有毒,加热后毒素分解,供食用或工业用。有的地区叫清油。
【茶砖】见〖砖茶〗。
【茶资】茶钱。
【茶座】(~儿)(1)卖茶的地方(多指室外的):树荫下面有~儿。(2)卖茶的地方所设的座位:这家茶馆有五十多个~儿。来源:《现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
wò<动>旋转。谢惠连《七月七日咏牛女》:“倾河易回~。”
【引】事物的运转,往复。贾谊《鵩鸟赋》:“~流而遣兮,或推而还。”
guǒn<动>主管;领管。《汉书·食货志下》:“欲檀~山海之货。”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
cì①<动>扎,用尖利的东西刺。《寡人之于国也》:“是何异于~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周处》:“处即~杀虎,又入水击蛟。”②<名>尖利像针的东西,物体的尖端。陆龟蒙《蔷薇》诗:“中含芒~欲伤人。”《汉书·霍光传》:“若有芒~在背。”③<动>斥责,指责。《邹忌讽齐王纳谏》:“群臣吏民能面~寡人之过者,受上赏。”《屈原列传》:“上称帝喾,下道齐桓,中述汤武,以~世事。”④<名>名贴,相当于后来的名片。《报刘一丈书》:“即门者持~入,而主者又不即出见。”⑤担任州刺史或郡守。韩愈《柳子厚墓志铭》:“遇有以梦得事白上者,梦得于是改~连州。”
【刺刺】话很多的样子。韩愈《送殷员外序》:“丁宁顾婢子,语~不能休。”
【刺配】古代对犯罪者的一种惩罚。在犯人脸上刺字,将其押送到边远的地区服役。
【刺斜里】路侧;横里;旁边。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