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ě①<名>铁,一种金属。《史记·货殖列传》:“邯郸郭纵以~冶成业。”②<形>比喻坚固;坚定不移。《文心雕龙·祝盟》:“刘琨~誓,精贯霏霜。”③<名>像铁一样的颜色。杜甫《泥功山》:“白马为~骊,小儿成老翁。”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
miàn①<名>脸。《彭祖面长》:“不敢笑陛下,实笑彭祖~长。”②<动>面向;面对着。《愚公移山》:“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山而居。”③<副>当面。《邹忌讽齐王纳谏》:“群臣吏民能~刺寡人之过者。”④<名>方位;方面。《垓下之战》:“闻汉军四~皆楚歌。”⑤<名>平面;表面。《活板》:“药稍熔,则以一平板按其~,则字平如砥。”⑥<量>《宋书·何承天传》:“上又赐银筝一~。”
【面壁】⒈面对墙壁静坐,常表示不介意或无所用心。⒉佛教指修行。
【面墙】喻不学,如面向墙面而一无所见。
【面首】本指壮美的男子,引申为妇人的男妾、男宠。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
2qiāng枪替:打~|~手。
【枪毙】用枪打死(多用于执行死刑)。
【枪刺】安在步枪枪头上的钢刀或钢锥。
【枪弹】用枪发射的弹药,由药筒、底火、发射药、弹头构成。有时专指弹头。俗称子弹。
【枪法】(1)用枪射击的技术:他~高明,百发百中。(2)使用长枪(古代武器)的技术:~纯熟。
【枪杆】(~儿)枪身,泛指武器或武装力量:拿起~上前线。也说枪杆子。
【枪决】枪毙。
【枪榴弹】用枪抛掷的大于枪口径的炸弹。借装于步、骑枪枪口部分的发射器和特制空包弹(没有弹头的子弹)发射。
【枪杀】用枪打死。
【枪手】1<轻>枪替的人。
【枪手】2(1)旧时指持枪(古代兵器)的兵。(2)射击手。
【枪替】指考试时作弊,替别人做文章或答题。也说打枪。
【枪乌贼】软体动物,形状略似乌贼,但稍长,体苍白色,有淡褐色的斑点,尾端呈菱形,触角短,有吸盘。生活在海洋里。通称鱿鱼。
【枪械】枪(总称)。
【枪眼】(1)碉堡或墙壁上开的小孔,用来由里向外开枪射击。(2)(~儿)枪弹打穿的洞。
【枪支】枪(总称):~弹药。
【枪子儿】<口>枪弹。来源:《现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
yá①<名>槽牙,泛指牙齿。《劝学》:“蚓无爪~之利。”②<动>咬。《战国策·秦策三》:“王见大王之狗……投之一骨,轻起相~者,何则?有争意也。”③<名>形状似牙齿的东西。《张衡传》:“其~机巧制,皆隐在尊中。”
【牙门】⒈军营门,因树在将帅的牙旗得名。⒉同“衙门”。
【牙旗】将帅的大旗。
【牙牙】婴儿学语声。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