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è①<动>剪;裁。《左传·昭公元年》:“~裳帛而与之。”②<动>撕裂;撕开。《琵琶行》:“四弦一声如~帛。”③<动>分割;分裂。《项羽本纪赞》:“分~天下而封王侯。”④<动>破裂;开裂。《大铁椎传》:“贼应声落马,马首~。”⑤<动>塌陷崩裂。《女娲补天》:“往古之时,四极废,九州~。”⑥<动>像裂开的样子。《鸿门宴》:“头发上指,目眦尽~。”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
cháng①<名>古人穿的下衣。《诗经·绿衣》:“绿衣黄~。”(衣:上衣。)《琵琶行》:“整顿衣~起敛容。”《左忠毅公逸事》:“每寒夜起,振衣~,甲上冰霜迸落,铿然有声。”
【注】古代男女都穿“裳”,不是裤子,是裙的一种,但不同于现在的裙子。
【裳裳】鲜明美盛的样子。《诗经·小雅》:“~者华,其叶湑兮。”(:茂盛。)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
yī①<名>上衣。古代上衣称衣,下衣称裳。《孙雀东南飞》:“何不作~裳,莫令事不举。”②<名>衣服。《曹刿论战》:“~食所安,弗敢专也。”
【又】<名为动>为(给)…穿上。《资治通鉴·周纪四》:“有老人涉淄而寒,出水不能行。田单解其裘而~之。”③<动>穿(衣)。《<论语>十则》:“愿车马,~轻裘,与朋友共,敝之而无憾。”《廉颇蔺相如列传》:“乃使其从者~褐,怀其璧,从径道亡。”
【衣冠】⒈衣帽,即穿衣、戴帽。⒉指官绅、士大夫。⒊文明礼仪。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
chuāng①<名>疮疖。聂夷中《伤田家》:“医得眼前~,剜却心头肉。”②<名>通“创”。伤,伤口。《童区寄传》:“童自转,以缚即炉火烧绝之,虽~手无惮。”
【疮痍】同“创痍”。创伤,也比喻国家或人民遭受的苦难。班固《汉书·季布传》:“今~未廖,(樊)哙又面谀,欲摇动天下。”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