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íng①<动>行走。《论语》:“三人~,必有我师焉。”②<动>出行。《殽之战》:“为吾子之将~也。”③<动>运行。《刻舟求剑》:“舟已~矣,而剑不~。”④<动>传布。《原毁》:“士之处此世,而望名誉之光,道德~,难已。”⑤<动>实行;做。《训俭示康》:“君子寡欲则不役于物,可以直道而~。”⑥<名>动作;行动;举动。《鸿门宴》:“大~不顾细谨。”⑦<名>品行。《屈原列传》:“其志洁,其~廉。”⑧<副>将;即将。《归去来兮辞》:“善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休。”⑨<量>遍;次。《训俭示康》:“客至未尝不置酒,或三~五~。”
háng①<名>道路。《诗经·七月》:“遵彼微~。”②<名>行列;队伍。《国殇》:“凌余阵兮躐余~。”③<名>辈;辈分。《苏武传》:“汉天子,我丈人~也。”④<量>指成行的事物。《孔雀东南飞》:“出门登车去,涕落百余~。”
【行宫】皇帝外出临时居住的地方。
【行将】即将。
【行李】⒈使者。⒉行装。
【行人】⒈出使的人。⒉行路人。⒊出征的人。
【行者】⒈行路人。⒉出征的人。⒊出家而受大的佛教徒;去游四方乞食的为生的僧人。
【行装】出门携带的衣物。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
zhēn①<名>缝纫用的针。《促织》:“遂于蒿莱中侧听徐行,似寻~芥。”②<名>治病用的金属针。《扁鹊见蔡桓公》:“在肌肤,~石之所及也。”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
bù①<动>行走;步行。《触龙说赵太后》:“乃自强~,日三四里。”②<名>两脚各迈一次。《劝学》:“故不积跬~,无以至千里。”③<名>脚步。《孔雀东南飞》:“纤纤作细~,精妙世无双。”
【又】<名使动>让……走上。《涉江》:“~余马兮山皋,邸余车兮方林。”④<量>长度单位。历代表示长度不一。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
xiàn(1)(~儿)用丝、棉、麻、金属等制成的细长而可以任意曲折的东西:一根~|一绺~|毛~|电~。(2)几何学上指一个点任意移动所构成的图形,有直线和曲线两种。(3)细长象线的东西:~香。(4)交通路线:航~|运输~|宝成~(宝鸡到成都的铁路)|沿~各站。(5)边缘交界的地方:前~|火~|防~|海岸~|国境~。(6)比喻所接近的某种边际:生命~|死亡~|饥饿~。(7)线索:眼~。(8)量词,用于抽象事物,数词限用‘一’,表示极少:一~光明|一~希望|一~生机。
【线春】一种有几何图案花纹的丝织品,多用做春季衣料,浙江杭州所产的最有名。
【线电压】在三相交流电中任意两条火线之间的电压。也叫线间电压。
【线段】直线上任何两点间的有限部分。
【线桄子】缠线的器具,中间有轴,可以旋转,线就绕在轴上。也说线桄儿。
【线规】测量金属线的直径用的工具,是一块圆形或方形的钢板,边缘有许多大或小不同的开口,并标有线号或尺寸。金属线恰好通过的开口所标的号数或尺寸就是该线的号数或直径。
【线脚】<方>针脚:~很密。
【线路】电流、运动物体等所经过的路线:公共汽车~|无线电~。
【线麻】见〖大麻〗。
【线呢】用有颜色的纱或线按不同花型织成的棉布,质地厚实,富于弹性,外表有点象毛呢。
【线膨胀】温度升高时固体沿着一定方向的长度的增加。
【线坯子】粗制的棉线,质地松,可捻成合股儿线。
【线圈】用带有绝缘外皮的导线绕制成的圈状物或筒状物,在电机、变压器、电讯上用途极广。
【线绳】用多股粗棉线合制成的绳子。
【线速度】作曲线运动的质点,单位时间内在曲线上运动的距离,它的大小等于角速度(用弧度/秒表示)和圆半径的乘积,它的方向就是各点的切线的方向。
【线条】(1)绘画时勾的或曲或直、或粗或细的线:粗~|这幅画的~非常柔和。(2)人体或工艺品轮廓的曲度。
【线头】(~儿)(1)线的一端。(2)很短的一段线,也叫线头子。
【线香】用木屑加香料做成的细长而不带棒儿的香。
【线形】见〖条形〗。
【线形动物】无脊椎动物的一门,身体的形状象线或圆筒,两端略尖,不分环节,表面有皮,体内有消化管,大多数雌雄异体,如蛔虫、钩虫等。也叫圆形动物。
【线性方程】见〖一次方程〗。
【线性规划】运筹学的一个分支,利用图表等演示作业的程序,求得如何以最少的人力、物力完成最多的任务的科学方法。线性规划可以解决车辆合理调度、物资合理调拨、劳动力合理安排、土地种植面积合理分配等问题。
【线衣】用粗棉线织成的上衣。
【线胀系数】固体(在一定压力下)温度上升1℃时增加的长度,跟它在0℃时的全长相比所得的值。参看〖膨胀系数〗。
【线轴儿】缠线用的轴形物;缠着线的轴形物。
【线装】书籍装订法的一种,装订的线露在书的外面,是我国传统的装订法:~书。
【线装书】指用木版刻印的,用丝线或棉线装订的书;也指一般古书。来源:《现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