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ēi①<形>卑贱低下。《师说》:“位~则足羞,官盛则近谀。”
【又】<动>贬低。《韩非子·有度》:“~主之名以显其身。”②<形>地势低下。《资治通鉴·淝水之战》:“且东南~湿。”③<形>低劣;差。《送东阳马生序》:“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则心不若余之专耳。”④<动>轻视。晁错《论贵粟疏》:“吏之所~,法之所尊也。”⑤<动>衰落。《左传·昭公三年》:“公室将~,其宗族枝叶先落。”⑥常用于自谦,如在上司面前自称“卑职”。
【卑陬】惭愧的样子。《庄子·天地》:“子贡~失色,顼顼然不自得,行三十里而后愈。”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
chǎn①<动>谄媚;巴结;奉承。《冯谖客孟尝君》:“寡人不祥,被于宗庙之祟,沉于~谀之臣,开罪于君!”②<名>巴结别人的言语或行为。《<指南录>后序》:“不幸吕师孟构恶于前,贾余庆献~于后。”
【辨】谄,谀。“谀”是用言语奉承,“谄”则不限于言语。“谄”“谀”二字连用时,不再有这种区别。
【谄骨】指谄媚的人。
【谄泪】假哭以求怜悯。
【谄笑】装出笑脸巴结人。
【谄谀】巴结讨好,一味迎合别人。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
zú①<名>脚。《劝学》:“假舆马者,非利~也,而致千里。”《郑人买履》:“郑人有欲买履者,先自度其~而置之其坐。”②<名>动物的脚。《核舟记》:“细若蚊~,钩画了了。”③<名>器物的支撑部分。《赤壁之战》:“如此则荆吴之势强,鼎~之形成矣。”④<形>充足。《赵威后问齐使》:“是其为人,哀鳏寡,恤孤独,补不~。”⑤<形>满足。《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吾庐独破受冻死亦~。”《兰亭集序》:“快然自~。”⑥<副>足够。《鸿门宴》:“料大王士卒~以当项王乎?”《赤壁之战》:“兵精粮多,~以立事。”⑦<副>值得。《桃花源记》:“不~为外人道也。”《〈论语〉十则》:“如有周公之才之美,使骄且吝,其余不~观也已。”
【足下】⒈称对方的敬词。战国时多称诸侯国国君为足下。⒉脚下;立足的地方。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
gōng<形>容貌端庄严肃;谦逊有礼。《信陵君窃符救赵》:“故久立公子车骑市中,过客,以观公子,公子愈~。”《谏太宗十思疏》:“终苟免而不怀仁,貌~而不心服。”
【恭人】⒈宽和谦恭之人。⒉贵妇人的封号。⒊宋元时期对官吏之妻的敬称。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