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ǐn①<动>喝。《劝学》:“上食埃土,下~黄泉。”②<名>喝的东西。《夸父逐日》:“渴欲得~。”③<动>饮酒。《鸿门宴》:“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④<动>没入。《中山狼传》:“一发~羽,狼失声而逋。”
yìn<动使动>让……喝;给……喝;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军置酒~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饮恨】含恨受屈而无法申诉。
【饮泣】泪流满面,泪流入口中。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
huī①<名>物体燃烧后剩下的粉末状的东西。《念奴娇·赤壁怀古》:“谈笑间,樯橹~飞烟灭。”
【又】<名使动>使……变成灰。《后汉书·文苑传》:“~珍奇。”②<名>尘土。曹操《步出夏门行·龟虽寿》:“腾蛇乘雾,终为土~。”③<名>指一种介于黑白之间的颜色。《晋书·郭璞传》:“时有物,大如水牛,~色卑膝……”④<形>意志消沉;沮丧。陆游《舟中偶书》:“白首自怜心未~。”
【灰壤】地表下层土壤的一种。用以比喻地下、九泉。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
xǐ①<动>洗脚。《汉书·黥布传》:“汉王方踞床~。”②<动>洗刷;用水去掉污垢。杜甫《泛溪》:“得鱼已割鳞,采藉不~泥。”
【引】消除;扫除;弄光。岳飞《五岳祠盟记》:“~荡巢穴,亦且快国仇之万一。”③<名>古代一种洗具。《仪礼·士冠礼》:“设~直于东荣。”
【辨】洗,濯,涤。“濯”字意义最广,既指洗衣服,又指洗器物,也指洗手足;“洗”只指洗脚。“涤”一般洗器物。
xiǎn见“洗马”。
【洗马】⒈马前卒。⒉官名。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
wèi(1)消化器官的一部分,形状象口袋,上端跟食道相连,下端跟十二指肠相连。能分泌胃液,消化食物。(2)二十八宿之一。
【胃癌】胃粘膜的恶性肿瘤。早期症状为食欲减退、嗳气或上腹部不适等。
【胃蛋白酶】胃液的成分之一,在胃酸的辅助作用下,能消化蛋白质。
【胃毒剂】害虫吞食后中毒致死的药剂。如砷酸铅、氟化钠等。
【胃口】(1)指食欲:~不好。(2)比喻对事物或活动的兴趣:打球他不感兴趣,游泳才对他的~。
【胃溃疡】胃黏膜发生溃烂的病,症状是饭前、饭后腹的上部疼痛,恶心、呕吐,有时嗳气和吐酸水。
【胃扩张】胃腔扩大的病,由于胃的运动机能发生障碍,食物积滞引起。症状为食欲不振,食后感到胃部不适,吐酸水,嗳气。严重时呕吐。
【胃脘】中医指胃内部的空腔。
【胃下垂】胃在腹腔内下垂的病,由于身体衰弱,固定胃的韧带松弛无力而引起。症状是腹部发胀,疼痛,静卧时症状消失,走路时加重。
【胃腺】分泌胃液的腺体,密布在胃的黏膜上。
【胃炎】胃黏膜的急性或慢性炎症。症状是胃痛,恶心,呕吐,食欲不振,食后感到上腹部膨胀等。
【胃液】胃腺分泌出来的液体,呈酸性,无色透明,主要含有胃蛋白酶、盐酸和黏液。有消化食物和杀菌的作用。来源:《现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