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ǐ①<动>洗脚。《汉书·黥布传》:“汉王方踞床~。”②<动>洗刷;用水去掉污垢。杜甫《泛溪》:“得鱼已割鳞,采藉不~泥。”
【引】消除;扫除;弄光。岳飞《五岳祠盟记》:“~荡巢穴,亦且快国仇之万一。”③<名>古代一种洗具。《仪礼·士冠礼》:“设~直于东荣。”
【辨】洗,濯,涤。“濯”字意义最广,既指洗衣服,又指洗器物,也指洗手足;“洗”只指洗脚。“涤”一般洗器物。
xiǎn见“洗马”。
【洗马】⒈马前卒。⒉官名。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
cháng消化器官的一部分,形状象管子,上端连胃,下端通肛门,分小肠、大肠两部分。起消化和吸收作用。通称肠子,也叫肠管。
【肠断】形容极度悲痛。
【肠儿】用肠子制成的食品:腊~|香~。
【肠梗阻】病,由肠内异物堵塞、肠肌痉挛等引起。症状是腹部膨胀、剧烈腹痛、呕吐等。也叫肠阻塞。
【肠骨】见〖髂qià骨〗。
【肠管】肠。
【肠激酶】肠液中的酶,主要来自十二指肠,能使胰液中的胰蛋白酶原变为胰蛋白酶。
【肠结核】病,由结核菌侵入肠部引起。症状是腹痛、腹泻与便秘交替发生、大便中有时有脓血。
【肠绒毛】小肠内壁黏膜上象绒毛的组织,内含小血管,有吸收养料的作用。
【肠伤寒】伤寒。
【肠套叠】病,肠子的一段套入另一段的腔内,引起肠子的堵塞。症状是突然腹痛、呕吐、大便带血等。
【肠系膜】腹膜的一部分,包在小肠和大肠的外面,把肠连接在腹腔的后壁上。
【肠线】外科手术用的一种缝线。用羊肠壁组织制成。可被机体组织溶化而吸收。
【肠炎】肠黏膜的炎症,通常多指小肠黏膜的炎症。症状是腹痛、发烧、腹泻。
【肠液】由小肠黏膜腺分泌的消化液,含有很多种酶,能进一步消化食物中的糖类、脂肪等。
【肠衣】用火碱脱去脂肪晾干的肠子,一般用羊肠或猪的小肠等制成,可用来灌香肠,做羽毛球拍的弦、缝合伤口的线等。
【肠痈】中医指阑尾炎。
【肠子】肠的通称。
【肠阻塞】见〖肠梗阻〗。来源:《现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
dí①<动>清洗。《韩非子·说林》:“宫有垩,器有~,则洁矣。”②<动>清除。③<名>饲养祭祀用的牲畜的房子。《礼记·郊特牲》:“帝牛必有~三月。”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
wèi(1)消化器官的一部分,形状象口袋,上端跟食道相连,下端跟十二指肠相连。能分泌胃液,消化食物。(2)二十八宿之一。
【胃癌】胃粘膜的恶性肿瘤。早期症状为食欲减退、嗳气或上腹部不适等。
【胃蛋白酶】胃液的成分之一,在胃酸的辅助作用下,能消化蛋白质。
【胃毒剂】害虫吞食后中毒致死的药剂。如砷酸铅、氟化钠等。
【胃口】(1)指食欲:~不好。(2)比喻对事物或活动的兴趣:打球他不感兴趣,游泳才对他的~。
【胃溃疡】胃黏膜发生溃烂的病,症状是饭前、饭后腹的上部疼痛,恶心、呕吐,有时嗳气和吐酸水。
【胃扩张】胃腔扩大的病,由于胃的运动机能发生障碍,食物积滞引起。症状为食欲不振,食后感到胃部不适,吐酸水,嗳气。严重时呕吐。
【胃脘】中医指胃内部的空腔。
【胃下垂】胃在腹腔内下垂的病,由于身体衰弱,固定胃的韧带松弛无力而引起。症状是腹部发胀,疼痛,静卧时症状消失,走路时加重。
【胃腺】分泌胃液的腺体,密布在胃的黏膜上。
【胃炎】胃黏膜的急性或慢性炎症。症状是胃痛,恶心,呕吐,食欲不振,食后感到上腹部膨胀等。
【胃液】胃腺分泌出来的液体,呈酸性,无色透明,主要含有胃蛋白酶、盐酸和黏液。有消化食物和杀菌的作用。来源:《现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