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é①<动>获得;得到;取得。与“失”相对。《鱼我所欲也》:“一箪食,一豆羹,~之则生,弗~则死。”《垓下之战》:“汉皆已~楚乎?”②<动>贪求;贪得。《论语·季氏》:“戒之在~。”③<名>心得;收获。《游褒禅山记》:“古人之观于天地,……往往有~。”④<形>得意;满足。《兰亭集序》:“当其欣于所遇,暂~于己,快然自足。”⑤<动>领会;理解。《朝三暮四》:“宋有狙公者,爱狙,养之成群,能解狙之意,狙亦~公之心。”⑥<形>合适;恰当。《六国论》:“此言~之。”⑦<动>实现;达到。《信陵君窍符救赵》:“自王以下,欲求报其父仇,莫能~。”《谏太宗十思疏》:“既~志则纵情以傲物。”⑧<动>能;能够。《垓下之战》:“项王自度不~脱。”《送东阳马生序》:“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遍观群书。”⑨<副>应该;应当。《鸿六宴》:“君为我呼入,吾~兄事之。”⑩<助>表示完成或补充说明结果。《琵琶行》:“十三学~琵琶成,名属教坊第一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仓皇北顾。”⑾<副>必须。《红楼梦》:“这件事还~你去才弄的明白。”
【得非】同“得无”,莫不是。
【得无】副词。⒈莫非;该不会。⒉能不;怎么能不。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
mǎ①<名>家畜。《垓下之战》:“吾骑此~五岁,所当无敌。”②<名>通“码”,筹码。古时计数工具。《礼记·投壶》:“请为胜者立~。”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
zhé①<动>折断。《庖丁解牛》:“族庖月更刀,~也。”
【动】被折断。《劝学》:“锲而舍之,朽木不~。”②<形>弯曲。《小石潭记》:“潭西南而望,斗~蛇行,明灭可见。”③<动>拐弯;转弯。《阿房宫赋》:“骊山北构而西~,直走咸阳。”④<动>挫败。《教战守策》:“破其奸谋,而~其骄气。”⑤<动>折叠。《促织》:“~藏之,归以示成。”
shé<动>损失。《失街亭》:“魏延左冲右突,不得脱身,~兵大半。”
【折变】将家产财物折价变卖。
【折狱】判案。
【折证】双方书面对质,以验真伪。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
zú①<名>脚。《劝学》:“假舆马者,非利~也,而致千里。”《郑人买履》:“郑人有欲买履者,先自度其~而置之其坐。”②<名>动物的脚。《核舟记》:“细若蚊~,钩画了了。”③<名>器物的支撑部分。《赤壁之战》:“如此则荆吴之势强,鼎~之形成矣。”④<形>充足。《赵威后问齐使》:“是其为人,哀鳏寡,恤孤独,补不~。”⑤<形>满足。《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吾庐独破受冻死亦~。”《兰亭集序》:“快然自~。”⑥<副>足够。《鸿门宴》:“料大王士卒~以当项王乎?”《赤壁之战》:“兵精粮多,~以立事。”⑦<副>值得。《桃花源记》:“不~为外人道也。”《〈论语〉十则》:“如有周公之才之美,使骄且吝,其余不~观也已。”
【足下】⒈称对方的敬词。战国时多称诸侯国国君为足下。⒉脚下;立足的地方。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