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áng(1)有机化合物的一类,分为单糖、双糖和多糖三种,是人体内产生热能的主要物质,如葡萄糖、蔗糖、乳糖、淀粉等。也叫碳水化合物。(2)食糖的统称,包括白糖、红糖、冰糖等。(3)糖果。
【糖弹】糖衣炮弹的简称。
【糖房】制造红、白糖等的作坊。有的地区叫糖寮或榨寮。
【糖苷】见‘甙’。
【糖膏】制糖时甘蔗汁或甜菜汁蒸发浓缩后形成的赤褐色黏稠液体,是糖蜜和糖的结晶的混合物。糖膏经过分蜜后制成白糖。
【糖瓜】(~儿)用麦芽糖制成的瓜状食品。
【糖果】糖制的食品,其中多加有果汁、香料、牛奶或咖啡等。
【糖葫芦】(~儿)一种食品,用竹签把山楂果或海棠果等穿成一串儿,蘸上熔化的冰糖、白糖或麦芽糖而制成。也叫冰糖葫芦。
【糖化】淀粉在酵素的作用下变成糖。
【糖浆】(1)用蔗糖加蒸馏水加热溶解后制成的较稠的糖溶液。医药上用来改变某些药物的味道,使容易服用。(2)制糖时熬成的浓度为60%的糖溶液,可用来做糖果等。
【糖精】有机化合物,主要原料是甲苯,无色结晶,可以做食糖的代用品,比蔗糖甜300-500倍,但味不鲜美,也没有营养价值。
【糖寮】<方>糖房。
【糖萝卜】(1)<口>甜菜。(2)<方>蜜饯的胡萝卜。
【糖蜜】含有糖、蛋白质和色素的黏稠物体,是制糖的产物。红糖中就含有糖蜜。
【糖尿病】慢性病,病因是胰腺中的胰岛素分泌不足,食物中的碳水化合物的代谢不正常,变成葡萄糖从尿中排出体外。症状是食欲亢进,时常口渴,小便增多,身体消瘦。
【糖稀】含水分较多的麦芽糖,淡黄色,呈胶状,可以用来制糖果、糕点等。
【糖衣】包在某些苦味药物表面的糖质层,作用是使药物容易吃下去。
【糖衣炮弹】比喻不拿枪的敌人采用的各种腐蚀、拉拢革命者的手段。简称糖弹。
【糖元】同〖糖原〗。
【糖原】有机化合物,是一种多糖类,白色粉末,有甜味。糖原存在于动物体内,肝脏中最多,是动物能量的来源。人体内缺乏葡萄糖时,糖原就输入血液变成葡萄糖;血液中的葡萄糖含量增高时,多余的葡萄糖又变成糖原而储存在肝脏和肌肉中。也叫肝糖、牲粉或动物淀粉。来源:《现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
yī①<名>上衣。古代上衣称衣,下衣称裳。《孙雀东南飞》:“何不作~裳,莫令事不举。”②<名>衣服。《曹刿论战》:“~食所安,弗敢专也。”
【又】<名为动>为(给)…穿上。《资治通鉴·周纪四》:“有老人涉淄而寒,出水不能行。田单解其裘而~之。”③<动>穿(衣)。《<论语>十则》:“愿车马,~轻裘,与朋友共,敝之而无憾。”《廉颇蔺相如列传》:“乃使其从者~褐,怀其璧,从径道亡。”
【衣冠】⒈衣帽,即穿衣、戴帽。⒉指官绅、士大夫。⒊文明礼仪。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
páo①<动>古代一种烹饪方法;烧烤肉食等。《诗经·瓠叶》:“有兔斯首,燔之~之。”②<动>烧;焚烧。《左传·昭公二十七年》:“令尹~之,尽灭郤氏之族党。”③<动>制作中药的方法,把生药放在热锅里炒。《离家示妻子》:“儿为检药笼,桂姜手~煎。”
pào<名>兵器的一种。古代发射石头的机械,后发明火药,指用火药等发射铁弹丸的武器。《冯婉贞》:“设以~至,吾村不齑粉乎?”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
dàn①<名>弹弓。《战国策·楚策四》:“左挟~,右摄丸。”②<名>圆形的弹丸,弹子。徐陵《紫骝马》:“角弓连两兔,珠~落双鸿。”③<名>烟火弹、炸弹、枪弹、炮弹等的统称。《谭嗣同》:“今营中枪~火药皆在荣贼之手。”
tán①<动>用弹子发射弹丸。《左传·宣公二年》:“从台上~人,而观其辟丸也。”②<动>用手指敲。《屈原列传》:“新沐者必~冠,新浴者必振衣。”③<动>弹奏。《孔雀东南飞》:“十五~箜篌,十六诵书。”《琵琶行》:“低眉信手续续~,说尽心中无限事。”④<动>批评;抨击;检举。曹植《与杨千祖书》:“仆常好人讥~其文,有不善者,应时改定。”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