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í①<动>遗失;丢失。《过秦论》:“秦无亡矢~镞之费,而天下诸侯已困矣。”②<动>放弃;舍弃。《师说》:“小学而大~,吾未见其明也。”③<名>遗失的东西。《乐羊子妻》:“况拾~求利以污其行乎?”④<动>遗留。《伶官传序》:“此三者,吾~恨也。”
【又】特指死人遗留下来的。《<黄花冈七十二烈士事略>序》:“否则不能继述先烈~志且光大之。”
wèi①<动>赠送。《信陵君窃符救赵》:“公子闻之,往请,欲厚~之。”②<名>给予的东西。《送东阳马生序》:“父母岁有裘葛之~。”
【遗风】流传下来的风尚。
【遗民】改朝代后仍然效忠前朝的人。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
xiào(1)露出愉快的表情,发出欢喜的声音:~容|眉开眼~|哈哈大~。(2)讥笑:耻~|见~。
【笑柄】可以拿来取笑的资料:传为~。
【笑话】<轻>(1)(~儿)能引人发笑的谈话或故事;供人当做笑料的事情:他很会说~|我不懂上海话,初到上海时净闹~。(2)耻笑:讥笑:~人。
【笑剧】见〖闹剧〗。
【笑噱】<书>大笑;笑。
【笑脸】(~儿)含笑的面容:~相迎。
【笑骂】(1)讥笑并辱骂:~由他~,好官我自为之(讥讽旧社会里官僚不顾廉耻)。(2)开玩笑地骂。
【笑貌】含笑的面容。
【笑眯眯】(~的)形容微笑时眼皮微微合拢的样子。
【笑面虎】比喻外貌装得善良而心地凶狠的人。
【笑纳】客套话,用于请人收下礼物。
【笑气】无机化合物,无色有微甜气味的气体,人吸入后发狂笑。
【笑容】含笑的神情:~满面。
【笑谈】(1)笑柄。(2)笑话①。
【笑纹】高兴时脸上显出的纹路。
【笑涡】同〖笑窝〗。
【笑窝】(~儿)酒窝儿。
【笑嘻嘻】(~的)形容微笑的样子:他脸上总是~的。
【笑颜】笑容:~常开。
【笑吟吟】(~的)形容微笑的样子。
【笑影】微笑的神情。
【笑语】指谈笑。来源:《现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
dà①<形>与“小”相对。《鸿门宴》:“~行不顾细谨。”②<形>重要的;重大的。《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③<形>年长的;排列第一的。《木兰诗》:“阿爷无~儿,木兰无长兄。”④<副>表示范围广,数量多。《信陵君窃符救赵》:“公子于是乃置酒~会宾客。”《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安得广厦千万间,~庇天下寒士俱欢颜。”⑤<副>表示程度深。《董宣执法》:“帝~怒,召宣,欲箠杀之。”
tài①通“太”,最。《左传·襄公二十四年》:“~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②通“泰”,安定。《荀子·富国》:“故儒术诚行,则天下~而富。”
【大方】大道理。引申为专家、内行。《庄子·秋水》:“吾长见笑于~之家。”
【大成】1.太平,和平。《左传·僖公十五年》:“归之而质其大子,必得~。”2.大有成就。《老子·四十五章》:“~若缺,其用不敝。”3.比喻学术上形成完整体系。《孟子·万章下》:“孔子这谓集~。”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
fāng①<名>两船相并,也指并排竹木做成的筏。《诗经·谷风》:“就其深矣,~之舟之。”②<名>方形,与“圆”相对。《促织》:“形若土狗,梅花翅,~首,长颈。”③<形>正直。《屈原列传》:“~正之不容也。”④<名>方向;方位。《赤壁赋》:“不知东~之既白。”⑤<名>区域;地方。《<论语>六则》:“有朋自远~来,不亦乐乎。”⑥<名>方圆;周围。《归园田居》:“~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⑦<动>比拟;相比。《察变》:“则三古以还年代~之,犹瀼渴之水。”⑧<名>方法;计策。《赤壁之战》:“以鲁肃为赞军校尉,助画~略。”⑨<道理;礼义>。《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比及三年,可使有勇,旦知~也。”?秋水》:“吾长见笑于大~之家。”⑩<名>药方;单方。《林黛玉进贾府》:“请了多少名医修~配药,皆不见效。”⑾<介>当;在。《伶官传序》:“故~其盛也,举天下之豪杰。”⑿<副>才;刚刚。《雁荡山》:“伐山取材,~有人见之。”《左忠毅公逸事》:“庑下一生伏案卧,文~成草。”⒀<副>正;正在。《荆轲刺秦王》:“秦王~还柱走,卒惶急不知所为。”⒁<副>将要;就要。?涉汇》:“吾~高驰而不欧。”⒂<动>纵横;方圆。?邹忌讽齐王纳谏》:“今齐之地~千里。”
【方技】指医、卜、星、相之术.
【方士】方术之士,指古代从事仙、炼丹等迷信活动的人。
【方夏】中国。
【方舆】1.指地,古代以为天圆地方,又有天为盖。2.指天下。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