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iè①<动>借入;暂用他人之物。《黄生借书说》:“黄生允修~书。”②<动>获得;达到。邹阳《狱中上梁王书》:“慈仁殷勤,诚嘉于心,此不可以虚辞~也。”③<动>借出;将己物暂供他人使用。《论语·卫灵公》:“有马者,~人乘之。”④<动>给予;托付。《后汉书·郑太传》:“若~之朝政,……必危朝廷。”⑤<动>凭借;倚仗。《公输》:“北方有侮臣者,愿~子杀之。”⑥<动>哀悯;怜惜。陆游《书驿壁》:“女儿薄命天不~,青灯独宿江边舍。”⑦<连>假使;即使。《陈涉世家》:“~第令勿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
【借如】假如。
【借使】假使;纵使;纵然。
【借问】询问;过问;古诗中自问自答的假设问语。
【借职】仅有虚衔,不是实际就任的官职。
【借重】⒈凭借他人权势来抬高自己的地位。⒉指依靠他人的力量,犹言倚重。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
shēn①<名>人或动物的躯干。《国殇》:“首~离兮心不惩。”②<名>整个身躯。《狼》:“~已半入,止露尻尾。”③<名>自身;本身;自己。《师说》:“于其~也,则耻师焉。”④<副>亲自。《隆中对》:“将军~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⑤<名>一生;生命。《陟江》:“固将重昏而终~。”《五人墓碑记》:“一旦抵罪,或脱~以逃。”⑥<名>同“娠”,身孕。《与妻书》:“且以汝之有~也,更恐不胜悲。”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
bào①<动>断狱,判决罪人。《韩非子·五蠹》:“闻死刑之~,君为流涕。”②<动>报恩;报答。《陈情表》:“尽节于陛下之日长,~养刘之日短也。”③<动>报仇;报怨。《荆轲刺秦王》:“然则将军之仇~,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④<动>答复;回信。《廉颇蔺相如列传》:“计未定,求人可使~秦者。”《西门豹治邺》:“烦大巫妪为入~河伯。”⑤<动>到……去,前往。《孔雀东南飞》:“卿但暂还家,吾今且~府。”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
chóu①<名>仇敌,敌人。《伶官传序》:“梁,吾~也。”②<名>仇恨,怨恨。《荆轲刺秦王》:“然则将军之~报,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廉颇蔺相如列传》:“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也。”③<动>报答,报复。《书博鸡者事》:“臧使者枉用三尺,以~一主之憾。”④<名>匹,同伴。王粲《登楼赋》:“览斯宇之所处兮,实显敞而寡~。”
qiú①<名>同伴;伴侣。嵇康《兄秀才公穆入军赠诗》之十一:“携我好~,载我轻车。”②配偶。曹植《浮萍篇》:“结发辞严亲,来为君子~。”③对手。王粲《闲邪赋》:“横四海而无~,超遐世而秀出。”④姓。
【仇隙】1.仇人。范晔《后汉书·质帝纪》:“顷者,州郡轻慢宪防,竞逞残暴……恩阿所私,罚枉~。”2.指仇怨。吴承恩《西游记》五十九回:“两个在翠云山前,不论亲情,却只讲~。”
【仇雠】仇人。刘商《胡笳十八拍·十五拍》:“不缘生得天属亲,岂向~结恩信。”
【仇方】友邦;邻国。《诗经·大雅·皇矣》:“询尔~,同尔兄弟。”
【仇匹】1.同伴;朋友。董仲舒《春秋繁露·楚庄王》:“《诗》云‘威仪抑抑,德音秩秩;无怨无恶,率由~’,此之谓也。”2.配偶。《朱子语类》卷八十一:“谓如此之淑女,方可为君子之~。”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