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áng①<形>长,与“短”相对。《劝学》:“登高而招,臂非加~也,而见者远。”《谏太宗十思疏》:“斯亦伐根以求木茂,塞源而欲流~也。”②<形>高;高大。《公输》:“荆有~松文梓楩楠豫章,宋无~木。”③<形>长久;久远。《庄子·秋水》:“吾~见笑于大方之家。”《石壕吏》:“存者且偷生,死者~已矣。”④<形>广;广阔。《柳毅传》:“~天茫茫,信耗莫通。”《岳阳楼记》:“而或~烟一空,皓月千里。”⑤<动>擅长。《冯婉贞》:“莫如以吾所~攻敌所短。”⑥<副>经常。王安石《书湖阴先生壁》:“茅檐~扫净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
zhǎng①<动>生长。《采草药》:“用叶者取叶初~足时。”
【又】<动使动>使……生长;扶养;抚育。晃错《论贵粟疏》:“养孤~幼在其中。”②<动>增长;滋长。《赤壁赋》:“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也。”《论积贮疏》:“淫侈之俗日日以~,是天下之大贼也。”③<形>年纪大;辈分高。《师说》:“是故无贵无贱,无~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④<形>排行第一。《屈原列传》:“~子顷襄王立,以其北子兰为令尹。”⑤<名>兄;哥哥。常“兄~”、“~兄”连用。《木兰诗》:“阿爷无大儿,木兰无~兄。”⑥<名>首领;头领。《陈涉世家》:“陈涉、吴广皆次当行,为屯~。”
【又】做……首领;当头领。《记王忠肃公翱事》:“而翁~铨,迁我京职,则汝朝夕侍母。”
【长才】高才,英才。
【长跪】直身而跪。古人席地而坐,坐时两膝据地以臀部著足跟。跪则伸直腰股,以示庄重。《后汉书·李善传》:“有事则~请白,然后行之。”
【长世】绵续久存。
【长亭】秦汉时十里修亭,谓之长亭,供往来的人休憩。也是送别的地方。柳永《雨霖铃》:“寒蝉凄切,对~晚,骤雨初歇。”
【长君】1.古称年长之君主。2.称别人长兄。
【长吏】1.吏秩之尊者。2.泛指上级官长。白居易《赠友》诗之四:“~久于政,然后风教敦。”
【长者】1.年纪大,辈分高的人。2.性行谨厚、有德望的人。《史记·魏公子列传》:“市人皆以赢为小人,而以公子为~,能下士也。”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
tán(1)说话或讨论:漫~|面~|~思想。(2)所说的话:奇~|传为美~|无稽之~。(3)姓。
【谈柄】(1)被人拿来做谈笑资料的言行。(2)古人谈论时所执的拂尘。
【谈锋】谈活的劲头儿:~甚健。
【谈话】1两个人或许多人在一起说话:他们正在屋里~。
【谈话】2用谈话的形式发表的意见(多为政治性的)。
【谈论】用谈话的方式表示对人或事物的看法。
【谈判】有关方面对有待解决的重大问题进行会谈。
【谈天】(~儿)闲谈。也说谈闲天。
【谈吐】指谈话时的措词和态度。
【谈心】谈心里话:促膝~。
【谈助】谈话的资料:足资~。来源:《现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
kuò①<形>宽阔,广阔。李白《陪从祖济南太守泛鹊山湖》:“湖~数十里。”②<动>宽缓;放宽。《汉书·王莽传下》:“~其租赋。”③<动>疏远;远离。《后汉书·臧淇传》:“隔~相思,发于寤寐。”④<形>长。白居易《寄微之》:“有江千里~。”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
lùn①<动>讨论;议论。《出师表》:“每与臣~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②<动>评定赏罚;判定。《出师表》:“宜付有司~其刑赏。”③<动>说。《桃花源记》:“乃不知有汉,无~魏晋。”④<动>辩论。《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今日廷~。”⑤<动>研究;研讨。《五蠹》:“~世之事,因为之备。”⑥<名>言论;主张;学说。《甘藷疏序》:“余不侫,独持迂~。”⑦<名>文体的一种,即议论文。《文选序》:“~则析理精微,铭则序事清润。”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