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ú①<动>往;到……去。《涉江》:“入溆浦余儃佪兮,迷不知吾所~。”②<动>依照;遵从。《中山狼传》:“先生~其指,内狼于囊。”③<动>顺;符合。《赤壁之战》:“邂逅不~意,便还就孤。”④<动>像;如同。《两小儿辩日》:“日初出大~车盖。”⑤<动>及;比得上。《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天时不~地利。”⑥<动>用于短语“如……何”中,表示“对待……怎么办”、“把……怎么办”。《愚公移山》:“~太行、王屋何?”⑦<副>不如;应该。《子鱼论战》:“若爱重伤,则~勿伤。”⑧<连>如果;假如。《芙蓉楼送辛渐》:“洛阳亲友~相问。”⑨<连>或者。《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安见方六七十,~五六十,而非邦也者?”⑩<连>至于。《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其礼乐,以俟君子。”⑾词缀。用于形容词后,表示“……的样子”,也可不译。韩愈《答李翊书》:“仁义之人,其言蔼~也。”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
láng<名>一种野兽,形状略像狗,昼伏夜出,性情凶残。比喻凶狠、贪婪。《鸿门宴》:“夫秦王有虎~之心,杀人如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
【狼烟】古代边关报警时烧起的烟。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
mù①<动>放牧。《过秦论》:“胡人不敢南下而~马。”
【又】<名>放牧的人。王安石《谢公墩》:“问樵樵不知,问~~不言。”②<动>像放养牲畜一样的统治;管理。晁错《论贵粟疏》:“民者,在上所以~之。”③<动>管束;修养。《谏太宗十思疏》:“念高危则思谦冲而自~。”④<名>官名,一州的长官。《陈情表》:“臣之辛苦,非独蜀之人士用二州~伯所见明知。”
【牧伯】州牧、方伯的合称。汉朝之后州郡长官的尊称。
【牧守】州郡的长官。州官叫牧,郡官称守。
【牧圉】⒈牛马的场所。⒉养牛马的人。⒊财物。
【牧宰】州县长官(县官叫宰)。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
yáng(1)哺乳动物,反刍类,一般头上有一对角,分山羊、绵羊、羚羊等多种。(2)姓。<古>又同‘祥’xiáng。
【羊肠小道】曲折而极窄的路(多指山路)。
【羊齿】多年生草本植物,多生长在阴湿的地方,根茎短而粗,羽状复叶,小叶披针形,孢子囊群生在叶脉的两侧。根茎可以做驱除绦虫的药。也叫绵马。
【羊痘】羊的一种急性传染病,由一种病毒引起,症状是体温升高,鼻腔有浆液状分泌物,身上无毛和毛稀的部分出现水疱,后来变成脓疱,结痂脱落后有疤痕。
【羊肚儿手巾】<方>毛巾。
【羊肚蕈】蕈的一种,菌柄浅黄色,菌盖卵形或椭圆形,面上有许多不规则多角形的窝,象羊肚。可供食用。
【羊羔】小羊。
【羊羹】用赤小豆粉、琼脂、砂糖等制成的一种点心。
【羊工】放羊的雇工。
【羊倌】(~儿)专职放羊的人。
【羊毫】用羊毛做笔头的毛笔,比较柔软。
【羊胡子草】多年生草本植物,有根茎,叶子细长,象羊的胡子。这种草的草皮常用来铺草坪。
【羊角】<书>指弯曲而上的旋风。
【羊角风】癫痫的通称。
【羊毛】羊的毛,通常指用做纺织原料的。
【羊毛疔】中医指头痛、寒热、状似伤寒的病,患者胸部、背部有红点,用针挑破能取出形状象羊毛的东西。发病很急,严重的很快引起死亡。
【羊膜】人和哺乳动物包裹胎儿的膜,由外胚层和中胚层的一部分组成。
【羊皮纸】(1)用羊皮做成的象纸的薄片,用于书写。(2)经硫酸处理而制成的纸,厚而结实,不透油和水,用来包装物品。
【羊水】羊膜中的液体。羊水能使胎儿不受外界的震荡,并能减少胎儿在子宫内活动时对孕妇的剌激。
【羊桃】【杨桃】(1)见〖五敛子〗。(2)<方>猕猴桃。
【羊痫风】癫痫的通称。
【羊踯躅】落叶灌木,叶子长椭圆形或倒披针形,背面有灰色柔毛,花冠钟状,花金黄色,有强烈的香气。是一种有毒的植物,可做杀虫剂。来源:《现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