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uáng①<名>黄色。《桃花源记》:“~发垂髫,并怡然自得。”
【又】〈名〉黄色的东西。《芋老人传》:“或绾~纡紫,或揽辔褰帷。”《促织》:“蟹白栗~,备极护爱。”
【又】〈形〉枯黄。《诗经·氓》:“桑之落矣,其~而陨”②<名>黄帝的简称。《史记·韩非列传》:“归本于~老。”③<名>古代指三岁以下的幼儿。《旧唐书·食货志》:“男女始生者为~,四岁为小十六为中,二十一为丁,六十为老。”④<形>比喻事情落空。《红楼梦》:“又怕闹~了宝蟾之事。”
【黄榜】皇帝的文告。因用黄纸书写而名。殿试后,朝廷发布的榜文也称为黄榜。
【黄发】黄灵高寿的象征,因以指老人。
【黄封】宫廷酿造的酒。因用黄罗帕封而名。也用以泛指美酒。
【黄冠】道士的巾冠,因以为道士的别称。
【黄泉】⒈地下水。⒉墓穴。迷信说法的阴间。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
juǎn①<动>把东西卷裹成圆筒形。《过秦论》:“有席~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②<动>翻卷;掀起;裹起。《念奴娇·赤壁怀古》:“乱石穿空,惊涛拍岸,~起千堆雪。”《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八月秋高风怒号,~我屋上三重茅。”③<动>席卷;全部盗取或侵吞。《葫芦僧判断葫芦案》:“他意欲~了两家的银子逃去。”
juàn①<名>书卷;书籍。《核舟记》:“鲁直左手执~末,右手指~。”②<名>整部书的一部分。《<指南录>后序》:“使北营,留北关外,为一~。”③<量>表示文书、书籍的单位。《木兰辞》:“军书十二~。”④<名>试卷;考卷。《左忠毅公逸事》:“呈~,即而署第一。”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
qīng①<名>蓝色。《劝学》:“~,取之蓝,而~于蓝。”②<名>深绿色。《陋室铭》:“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③<名>青草或青绿色的植被、庄稼。杜甫《绝句》:“江边踏~罢,回首见旌旗。”④<名>青山。《始得西山宴游记》:“萦~缭白,外与天际,四望如一。”⑤<名>黑色。张志和《渔歌子》:“~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青灯】油灯。
【青睐】用黑眼珠看人。喻重视或喜爱。
【青庐】青布搭的幕帐,是古时举行婚礼的地方。
【青冥】青天;蓝天。
【青青】黑沉沉的样子。青葱的样子。
【青箱】谓世传家学。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
dēng(1)照明或做其他用途的发光的器具:一盏~|电~|红绿~|探照~|太阳~。(2)燃烧液体或气体用来对别的东西加热的器具:酒精~|本生~。(3)俗称收音机、电视机等的电子管:五~收音机。
【灯彩】(1)指民间制造花灯的工艺。(2)旧时演戏时用做舞台装饰或表演道具的花灯:满台~。
【灯草】灯心草的茎的中心部分,白色,用做油灯的灯心。
【灯光】(1)灯的光度。(2)指舞台上或摄影棚内的照明设备。
【灯虎】(~儿)灯谜。
【灯花】(~儿)灯心燃烧时结成的花状物。
【灯火】泛指亮着的灯:~辉煌|万家~。
【灯火管制】统一管理灯火的一种防空措施。
【灯节】元宵节。
【灯具】泛指各种照明用具。
【灯笼】<轻>悬挂起来的或手提的照明用具,多用细竹篾或铁丝做骨架,糊上纱或纸,里边点蜡烛。现多用电灯做光源,用做节日装饰品。
【灯笼裤】裤子的一种,裤腿肥大,下端缩口紧箍在脚腕上。
【灯谜】贴在灯上的谜语(有时也贴在墙上或挂在绳子上)。猜灯谜是一种传统的娱乐活动,多在晚上进行。
【灯苗】(~儿)油灯的火焰。
【灯泡】<口>(~儿)电灯泡。也说灯泡子。
【灯伞】电灯上伞状的罩子。
【灯市】旧时元宵节张设花灯的街市。
【灯塔】装有强光源的高塔。晚间指引船只航行,多设在海岸或岛上◇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是照耀我们前进的~。
【灯台】灯盏的底座。
【灯头】(1)煤油灯上装灯心、安灯罩的部分。(2)接在电灯线末端、供安装灯泡用的装置,也指电灯盏数:螺丝口的~|这间屋里有五个~。
【灯心】油灯上用来点火的灯草、纱、线等。也作灯芯。
【灯心草】多年生草本植物,茎细长,叶子狭长。花黄绿色。茎的中心部分用做油灯的灯心,中医入药,有利尿、清热等作用。
【灯心绒】面上有绒条的棉织品。绒条象灯心。也叫条绒。
【灯油】点灯用的油,通常指煤油。
【灯语】通讯方法之一,用灯光一明一暗的间歇做出长短不同的信号。
【灯盏】没有灯罩的油灯(总称)。
【灯罩】(~儿)灯上集中灯光或防风的东西,如电灯上的灯伞,煤油灯上的玻璃罩儿。也说灯罩子。来源:《现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