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ǜ①<形>绿色;绿色的。《渔歌子》:“青箬笠,~蓑衣。”
【又】<形使动>使……变绿。王安石《泊船瓜州》:“春风又~江南岸。”②<名>指绿叶。《江南春绝句》:“千里莺啼~映红。”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
jiǔ(1)用粮食、水果等含淀粉或糖的物质经发酵制成的含乙醇的饮料,如葡萄酒、烧酒等。(2)姓。
【酒吧间】<方>指西餐馆或西式旅馆中卖酒的地方。[吧,英bar]
【酒保】酒店伙计(多见于早期白话)。
【酒菜】(1)酒和菜。(2)下酒的菜。
【酒饭】酒和饭食。
【酒鬼】好酒贪杯的人(骂人的话)。
【酒花】见〖啤酒花〗。
【酒会】形式比较简单的宴会,用酒和点心待客,不排席次,客人到场、退场都比较自由。
【酒家】(1)指酒店,现多用做饭馆名称。(2)酒保。
【酒浆】<书>酒。
【酒精】见〖乙醇〗。
【酒帘】酒望。
【酒量】一次能喝多少酒的限度。
【酒令】(~儿)旧时饮酒时所做的可分输赢的游戏,输了的人罚饮酒。
【酒母】酒曲。
【酒娘】江米酒。
【酒器】盛酒和饮酒的器皿。
【酒钱】<轻>旧时给服务员或临时服务者的小费。
【酒曲】酿酒用的曲。
【酒肉朋友】只在一起吃喝玩乐的朋友。
【酒食】酒和饭菜。
【酒嗉子】<方>细长形酒壶,口向外张开,颈细,底大,没有柄,多用锡或陶瓷制成。
【酒徒】好(hào)酒贪杯的人。
【酒望】旧时酒店的幌子,用布做成。也叫酒望子、酒帘。
【酒涡】同〖酒窝〗。
【酒窝】(~儿)笑时颊上现出的小圆窝。
【酒席】请客或聚餐用的酒和整桌的菜。
【酒药】酿制黄酒或江米酒用的曲。
【酒意】将要醉的感觉或神情。
【酒糟】造酒剩下的渣滓。
【酒渣鼻】慢性皮肤病,鼻子尖出现鲜红色斑点,逐渐变成暗红色,鼻部结缔组织增长,皮脂腺扩大,成小硬结,能挤出皮脂分泌物。也叫酒糟鼻。
【酒盅】(~儿)小酒杯。也作酒钟。来源:《现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
hóng①<名>本为粉红色、浅红色;后泛指红色。《孔雀东南飞》:“~罗复斗帐。”②<名>红花,花。《春夜喜雨》:“晓看~湿处,花重锦官城。”
gōng<名>通“工”,指妇女从事的手工劳作。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
dēng(1)照明或做其他用途的发光的器具:一盏~|电~|红绿~|探照~|太阳~。(2)燃烧液体或气体用来对别的东西加热的器具:酒精~|本生~。(3)俗称收音机、电视机等的电子管:五~收音机。
【灯彩】(1)指民间制造花灯的工艺。(2)旧时演戏时用做舞台装饰或表演道具的花灯:满台~。
【灯草】灯心草的茎的中心部分,白色,用做油灯的灯心。
【灯光】(1)灯的光度。(2)指舞台上或摄影棚内的照明设备。
【灯虎】(~儿)灯谜。
【灯花】(~儿)灯心燃烧时结成的花状物。
【灯火】泛指亮着的灯:~辉煌|万家~。
【灯火管制】统一管理灯火的一种防空措施。
【灯节】元宵节。
【灯具】泛指各种照明用具。
【灯笼】<轻>悬挂起来的或手提的照明用具,多用细竹篾或铁丝做骨架,糊上纱或纸,里边点蜡烛。现多用电灯做光源,用做节日装饰品。
【灯笼裤】裤子的一种,裤腿肥大,下端缩口紧箍在脚腕上。
【灯谜】贴在灯上的谜语(有时也贴在墙上或挂在绳子上)。猜灯谜是一种传统的娱乐活动,多在晚上进行。
【灯苗】(~儿)油灯的火焰。
【灯泡】<口>(~儿)电灯泡。也说灯泡子。
【灯伞】电灯上伞状的罩子。
【灯市】旧时元宵节张设花灯的街市。
【灯塔】装有强光源的高塔。晚间指引船只航行,多设在海岸或岛上◇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是照耀我们前进的~。
【灯台】灯盏的底座。
【灯头】(1)煤油灯上装灯心、安灯罩的部分。(2)接在电灯线末端、供安装灯泡用的装置,也指电灯盏数:螺丝口的~|这间屋里有五个~。
【灯心】油灯上用来点火的灯草、纱、线等。也作灯芯。
【灯心草】多年生草本植物,茎细长,叶子狭长。花黄绿色。茎的中心部分用做油灯的灯心,中医入药,有利尿、清热等作用。
【灯心绒】面上有绒条的棉织品。绒条象灯心。也叫条绒。
【灯油】点灯用的油,通常指煤油。
【灯语】通讯方法之一,用灯光一明一暗的间歇做出长短不同的信号。
【灯盏】没有灯罩的油灯(总称)。
【灯罩】(~儿)灯上集中灯光或防风的东西,如电灯上的灯伞,煤油灯上的玻璃罩儿。也说灯罩子。来源:《现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