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èi人和高等动物的呼吸器官。人的肺在胸腔中,左右各一,和支气管相连。由心脏出来带二氧化碳的血液经肺动脉到肺泡内进行气体交换,变成带氧的血液,经肺静脉流回心脏。也叫肺脏。
【肺癌】支气管粘膜和肺泡细胞的恶性肿瘤。常见症状有持久性咳嗽、胸痛、痰中带血等。
【肺病】<口>肺结核。
【肺动脉】从心向肺输送血液的血管,短而粗,共有两条,从右心室发出,分别进入左右两肺,分成小枝包住肺泡。肺动脉中的血液含有二氧化碳,颜色暗红。
【肺腑】肺脏,比喻内心:~之言。
【肺活量】尽力吸气后再尽力呼出的空气量。成年男子正常的肺活量约为三升半到四升,成年女子的正常肺活量约为三升。
【肺结核】慢性传染病,病原体是结核杆菌,症状是低热,夜间盗汗,咳嗽,多痰,消瘦,有时咯血。通称肺病或肺痨。
【肺静脉】从肺向心输送血液的血管,从左右两肺各发出两条,进入左心房。肺静脉中的血液含有氧气,颜色鲜红。
【肺痨】<口>肺结核。
【肺脓肿】病,肺部由化脓性炎症形成的脓肿,患者有高热、出汗、全身无力,胸痛等症状。中医叫做肺痈。
【肺泡】肺的主要组成部分,位置在最小支气管的末端,略呈半球形,周围有无数毛细血管围绕。血液在肺泡内进行气体交换。
【肺气肿】慢性病,肺组织由于过度膨胀和充气而使弹性减退,症状是呼吸困难,口唇发绀等。多由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喘息等引起。
【肺吸虫】寄生虫,成虫有半粒黄豆大,红褐色,寄生在人的肺部。卵随患者的痰和粪便排出体外,幼虫寄生在石蟹的体内。人吃了这种石蟹会引起肺吸虫病。症状是咳嗽,胸痛和咯血。有时发生癫痫或偏瘫。也叫肺蛭。
【肺循环】心脏收缩的时候,右心室中带有较多二氧化碳的血液,经过肺动脉流入肺部,在肺内进行气体交换,排出多余的二氧化碳,吸收新鲜的氧气,经过肺静脉流入左心房,再流入左心室。血液的这种循环叫做肺循环,也叫小循环。
【肺炎】一种常见的呼吸系统的疾病,是细菌、病毒等引起的肺部炎症。由于病变部位、病因等不同,肺炎的种类较多。一般症状是发高热,咳嗽,胸痛,呼吸困难,有的吐铁锈色的痰等。
【肺叶】肺的表面有深而长的裂沟把肺分成五个部分,每一部分叫一个肺叶。左肺有两叶,右肺有三叶。
【肺鱼】鱼,体形象泥鳅,全身有鳞,在水中用鳃呼吸,在干旱的时候就用鳔呼吸。吃青蛙、小鱼和昆虫。
【肺脏】肺。
【肺蛭】见〖肺吸虫〗。来源:《现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
shí①<名>石头。《劝学》:“锲而不舍,金~可镂。”②<名>石碑。《五人墓碑记》:“且立~于其墓之门,以旌其所为。”③<名>矿物类药物;古代治病用的石针。《扁鹊见蔡桓公》:“在肌肤,针~之所及也。”④<名>石制的磬类乐器。金、土、石、革、丝、匏、竹八音之一。⑤<量>今读dàn。古代容量计算单位,十斗为一石。《马说》:“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
【石肠】心肠如石。喻意志坚强。
【石田】多石而不可耕之田。喻无用。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
fēng①<名>空气流动的自然现象。②<名>教化;感化。《战国策·秦策》:“山东之国,从~而服。”③<名>风俗;风气。《捕蛇者说》:“以俟观人~者得焉。”陆游《游西山村》:“衣冠简朴古~存。”④<名>作风;风度。《孟子·万章》:“故闻柳下惠之~声,鄙乎宽,薄乎敦。”⑤<名>民歌;民谣。如《诗经》中的十五国风。⑥<名>风声;消息。《儒林外史》:“才晓得是门子透~。”⑦<名>景象;景色。如“风景”。⑧<动>吹风;乘凉。《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浴乎沂,~乎舞雩。”⑨<名>某些疾病的名称,如麻风。
fàng﹤动﹥通“讽”,用含蓄的话暗示或劝告。《汉书·蚡田传》:“乃微言太后~上。”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
qīng①<形>清澈;清亮。《兰亭集序》:“又有~流激湍,映带左右。”②<形>清洁;清净。《班超告老归国》:“水~无大鱼。”③<形>清白;纯洁。《屈原列传》:“举世混浊而我独~。”④<形>清廉;廉洁。《训俭示康》:“公虽自信~约,外人颇有公孙布被之讥。”⑤<形>清爽;清凉。《兰亭集序》:“是日也,天朗气~,惠风和畅。”⑥<形>清明;清平。《陈情表》:“逮奉圣朝,沐浴~化。”⑦<动>清除;肃清。《谭嗣同》:“~君侧,肃宫廷。”⑧<形>凄清;冷清。《小石潭记》:“以其境过~,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