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uè①<名>音乐。《琵琶行》:“今夜闻君琵琶语,如听仙~耳暂明。”②<名>乐器。《周礼·春官》:“掌六律六同之和……以为~器。”③<动>欣赏音乐。《庄暴见孟子》:“独~乐,与人~乐,孰乐?”
lè①<形>快乐。《兰亭集序》:“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也。”
【又】<形意动>。以……为乐。《谏太宗十思疏》:“~盘游,则思三驱以为度。”②<名>乐趣。《岳阳楼记》:“此~何极。”③<动>喜欢;乐意。《治平篇》:“人未有不~为治平之民者也。”
【乐方】音乐的法度。
【乐岁】丰年。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
jiē①<动>嗟叹;叹息。《兰亭集序》:“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悼,不能喻之于怀。”②<动>赞叹;赞美。《宋史·王质传》:“见其所为文,~赏之。”③<叹>表示呼唤、呵斥、感叹、赞叹等。《礼记·檀弓下》:“黔敖左奉食,右执饮,曰:‘~!来食。’”《岳阳楼记》:“~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
kǔ①<形>(味道)苦;甘、甜的反面。《苦斋记》:“味~而微辛。”②<动>劳苦;辛劳。《齐桓晋文之事》:“乐岁终身~,凶年不免于死亡。”
【又】<名>辛劳艰苦的事。《班超告老归国》:“故超万里归诚,自陈~急。”③<形>艰苦;困苦。《兵车行》:“况复秦兵而~战,被驱不异犬与鸡。”④<形>痛苦;悲苦。《石壕吏》:“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⑤<动>苦于;被……所苦。《陈涉世家》:“天下~秦久矣。”⑥<动>愁苦;忧愁。《愚公移山》:“而山不加增,何~而不平?”⑦<副>竭力;尽力。《谭嗣同》:“日本志士数辈~劝君东游,君不听。”
【苦手】痛打。
【苦言】逆耳之言。
【苦雨】久下成灾之雨。
【苦主】被害人的家属。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
duō①叹词。表示呵叱或轻蔑。《汉书·东方朔传》:“朔笑之曰:‘~!’”
【又】表示呵叱悲叹。李白《金陵歌送别范宣》诗:“扣剑悲吟空~~。”②一呼一应的功夫,即一霎时。《晋书·石崇传》:“崇为客作豆粥,~~便办。”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