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uō①叹词。表示呵叱或轻蔑。《汉书·东方朔传》:“朔笑之曰:‘~!’”
【又】表示呵叱悲叹。李白《金陵歌送别范宣》诗:“扣剑悲吟空~~。”②一呼一应的功夫,即一霎时。《晋书·石崇传》:“崇为客作豆粥,~~便办。”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
jiē①<动>嗟叹;叹息。《兰亭集序》:“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悼,不能喻之于怀。”②<动>赞叹;赞美。《宋史·王质传》:“见其所为文,~赏之。”③<叹>表示呼唤、呵斥、感叹、赞叹等。《礼记·檀弓下》:“黔敖左奉食,右执饮,曰:‘~!来食。’”《岳阳楼记》:“~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
lì①<动>站立;站着。《陈情表》:“茕茕孑~,形影相吊。”②<动>停立;停止。《陌上桑》:“五马~踟蹰。”③<动>竖立;耸立。《五人墓碑记》:“且~石于其墓之门。”《石钟山记》:“大石侧~千尺。”④<动>设立;建立;制定。《为学》:“人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
【又】<动使动>使……立。《赤壁之战》:“兵精粮多,足以~事。”⑤<动>存在;生存。《赤壁之战》:“孤与老贼势不两~。”⑥<动>登上帝王或诸侯的位置。《陈涉世家》:“陈涉乃~为王,号为张楚。”⑦<副>立刻;马上。《鸿门宴》:“沛公至军,~诛杀曹无伤。”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
bàn①<动>办理;治理。《史记·项羽本纪》:“项粱常为主~。”(主,主持)②<动>处罚;惩戒。《三国志·蜀书·费祎传》:“君信可人,必能~贼者也。”③<动>做成;具备。《孤儿行》:“大兄言~饭,大嫂言视马。”《赤壁之战》:“船,粮,战俱~。”④<动>对仗。《赤壁之战》:“卿能~之者诚决。”⑤<动>创设。《冯婉贞》:“是年谢庄~团,以三保勇而多艺,推为长。”⑥<动>置;筹措。《乐府诗集·陇西行》:“促令~粗饭,慎莫使稽留。”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