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ìn①<动>完;完尽;完了。《赤壁赋》:“肴核既~,杯盘狼藉。”②<动>全部用出。《寡人之于国也》:“寡人之于国也,~心焉耳矣。”
【又】〈动使动〉使……完尽;竭尽;用尽。《黔之驴》:“断其喉,~其肉。”《谏太宗十思疏》:“智者~其谋,勇者竭其力。”③<动>完结;消亡。《捕蛇者说》:“退而甘食其土之有,以~吾齿。”《促织》:“转侧床头,惟思自~。”④<名>尽头。《赤壁之战》:“则物与我皆无~也,而又何羡乎。”⑤<动>达到顶点;穷极。《张衡传》:“妙~璇机之正。”⑥<副>全部;全都。《滕王阁序》:“萍水相逢,~是他乡之客。”⑦<副>极端;最。《论语·八佾》:“子谓《韶》~美矣,又~善也。”⑧<动>同“进”,进行。《邵公谏厉王弭谤》:“近臣~规。”
jǐn①<动>尽量;尽可能。《礼记·曲礼》:“虚坐~后,食坐~后。”②<副>任凭;任随。武衍《宫词》:“惟有落红不禁,~教飞舞出宫墙。”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
měi①<形>味美。《孟子·尽心下》:“脍炙与羊枣孰~?”②<形>美好。《桃花源记》:“有良田~池桑竹之属。”
【又】特指容貌声色,才德或品质好。《丑妇效矉》:“彼知矉美而不知矉之所以~。”
【又】<形意动>以……为美;认为……美。《邹忌讽齐王纳谏》:“吾妻之~我者,私我也。”③<名>美好的人或东西。《滕王阁序》:“四~具,二难并。”④<形>善,与“恶”相对。《国语·晋语》:“彼将恶始而~终。”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
jìn①<动>完;完尽;完了。《赤壁赋》:“肴核既~,杯盘狼藉。”②<动>全部用出。《寡人之于国也》:“寡人之于国也,~心焉耳矣。”
【又】〈动使动〉使……完尽;竭尽;用尽。《黔之驴》:“断其喉,~其肉。”《谏太宗十思疏》:“智者~其谋,勇者竭其力。”③<动>完结;消亡。《捕蛇者说》:“退而甘食其土之有,以~吾齿。”《促织》:“转侧床头,惟思自~。”④<名>尽头。《赤壁之战》:“则物与我皆无~也,而又何羡乎。”⑤<动>达到顶点;穷极。《张衡传》:“妙~璇机之正。”⑥<副>全部;全都。《滕王阁序》:“萍水相逢,~是他乡之客。”⑦<副>极端;最。《论语·八佾》:“子谓《韶》~美矣,又~善也。”⑧<动>同“进”,进行。《邵公谏厉王弭谤》:“近臣~规。”
jǐn①<动>尽量;尽可能。《礼记·曲礼》:“虚坐~后,食坐~后。”②<副>任凭;任随。武衍《宫词》:“惟有落红不禁,~教飞舞出宫墙。”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
shàn①<形>好;善良。《〈论语〉六则》:“择其~者而从之,其不~者而改之。”《〈论语〉十则》:“愿无伐~,无施劳。”《信陵君窃符救赵》:“晋鄙听,大~;不听,可使击之。”
【又】<动>具有杰出的(惊人的)成就。《墨池记》:“羲之之书晚乃~。”
【又】<形意动>认为……好。《史记·留侯世家》:“良数以《太公兵法》说沛公,沛公~之。”②<动>喜欢;羡慕。《归去来兮辞》:“~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陌上桑》:“罗敷~蚕桑,采桑城南隅。”③<形>表示赞许。同意的应答之词。《邹忌讽齐王纳谏》:“王曰:‘~。’乃下令。”④<名>好的行为;长处。《墨池记》:“惟王君之心,岂爱人之~,虽一能为以废,而因为及其迹邪?”《原毁》:“一~易能也。”⑤<动>亲善;友好。《鸿门宴》:“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素~留侯张良。”⑥<动>善于;擅长。《劝学》:“君子生非异也,~假于物也。”《卖油翁》:“陈康肃公尧咨~射。”⑦<副>好好地。《荆轲刺秦王》:“愿得将军之首以献秦,秦王必喜而~见臣。”⑧<形>熟悉。《林黛玉进贾府》:“我看着面~,心里就算是旧相识。”⑨<动>通“缮”。修治;整理。《庖丁解牛》:“~刀而藏之。”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