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ī①<动>揭开;拨开;分开。《鸿门宴》:“哙遂入,~帷西向立。”《促织》:“蹑迹~求,见有虫伏棘根。”②<动>裂开;裂。《史记·范雎蔡泽列传》:“木实繁者~其枝。”③<动>剖开;披露。《汉书·枚乘传》:“臣乘愿~腹心而效愚忠。”④<动>披上;覆盖或搭在肩背上。《群英会蒋干中计》:“帐下偏裨将校,都~银铠,分两行而入。”⑤<动>翻阅。《进学解》:“手不停~于百家之编。”⑥<动>散开;分散。《游黄山记》:“五色纷~,灿若图绣。”
【披镜】披览;借鉴。
【披缁】指出修行。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
jiā①<名>一种打稻谷用的农具,又叫连枷。《国语·齐语》:“耒耜~芟。”②<名>一种套在犯人脖子上的刑具。《北史·流求国传》:“狱无~锁,唯用绳缚。”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
dài①<名>腰带;衣带;带子。《公输》:“子墨子解~为城,以牒为械。”②<动>偑带;带着。《涉江》:“~长铗之陆离兮,冠切云之崔嵬。”《鸿门宴》:“哙即~剑拥盾入军门。”③<动>围绕;环绕。《兰亭集序》:“又有清流激湍,映~左右。”④<动>附着;含着;夹杂着。孔稚珪《北山移文》:“风云凄其~愤,石泉咽而下怆。”⑤<动>兼任;兼带。《梁书·曹景宗传》:“复以为征虏中兵参军,~冯翊太守。”⑥<名>指附近相连的地区。《宋史·李纲传》:“如鼎澧岳鄂若荆南一~,皆当屯宿重兵,倚为形势。”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
◎锁
鎖、鎻、鏁suǒ
〈名〉
(1)(形声)
(2)置于可启闭的器物上,以钥匙或暗码(如字码机构、时间机构、自动释放开关、磁性螺线管等)打开的扣件[lock]
柄铁折叠环复,如锁上练,引之长丈许。——明·魏禧《大铁椎传》
(3)又如:锁管(锁簧插入的锁身);锁孔(锁眼);锁梃儿(锁的销子);上锁
(4)一种用铁环钩连而成的刑具[ironchain]
若见鬼把椎锁绳纆,立守其旁。——汉·王充《论衡·订鬼篇》
(5)又如:锁靠(束缚手腕的刑具);锁韁\(枷锁和韁\绳)
(6)链子[chain]
俄有赤龙长千余尺,电目血舌,朱鳞火鬣,项掣全锁,锁牵玉柱,千雷万霆,激绕其身。——唐·李朝威《柳毅传》
(7)又如:锁子(锁链);锁甲(锁子铠,锁子错甲,即锁子甲)
(8)姓
词性变化
◎锁
鎖suǒ
〈动〉
(1)加锁,用锁锁住[lockup]
长安布衣淮比数,反锁衡门守环堵。——唐·杜甫《秋雨叹》
(2)又如:锁闭(加锁关闭);锁禁(关锁禁闭);锁锢(关销禁闭);锁院(科举考试时,为防作弊,封锁试场之门,称为“锁院”。宋代有机密则锁闭院门上奏。因又称机密之奏为锁院)
(3)紧缩而形成皱纹[knit]。如:锁黛(美女锁眉头);双眉紧锁
(4)缝制[lockstitch]。如:锁边;锁眼
(5)束缚[tie]
僧辩既入,背泉而坐,曰:“鲍郎有罪,令旨使我锁卿,卿勿以故意见期。”因出令示泉,锁之床下。——《梁书·鲍泉传》
(6)又如:锁缚(用铁链或绳索捆缚);锁索(用铁链系束);锁士(囚禁的士人)
(7)封闭;封锁[block;seal;close]。如:锁印(年终封印停止办公);锁国
常用词组
◎锁臂suǒbì
[hammerlock]摔跤的一种握法:把对方的一条胳膊弯到他背后
◎锁边suǒbiān
(1)[lockstitchaborder]∶一种缝纫方法,用于衣物边缘或扣眼儿上,针脚很密,线斜交或钩连
(2)[lockrand]∶一种作为系石(或束石)而砌筑的石层
◎锁国suǒguó
[countrybeinglocked]指关闭国家,不与外国来往
闭关锁国
◎锁簧suǒhuáng
[lockspring]锁内部机械结构中的弹簧件
◎锁匠suǒjiang
(1)[locksmith]∶制造或修理锁的工人
(2)[keysmith]∶制作或修理钥匙的工人
◎锁链suǒliàn
[fetters;trammels;chain]连在一起的成串铁环,用于束缚人使不能自由行动
◎锁上suǒshang
[lockup]用锁关闭
把这间房子用锁锁上
◎锁闩suǒshuān
[hasp]用以扣住门或窗的装置(如闩、弹簧锁)
◎锁心suǒxīn
[core]锁的柱形部分,转动钥匙时它跟着旋转
◎锁眼suǒyǎn
[keyhole]插钥匙的孔眼(如在门上或锁上)
◎锁钥suǒyuè
(1)[key]∶锁钥,开锁的器件,比喻成事的关键所在
外语是了解世界的锁钥
(2)[strategicgateway]∶喻指在军事上相当重要的地方
南疆锁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