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óng①<名>古代传说中的一种神异的动物。《劝学》:“积水成渊,蛟~生焉。”②<名>封建时代帝王的象征,也指帝王用的东西。《史记·高祖本纪》:“高祖为人,隆准而~颜。”③<名>比喻杰出的人物。《隆中对》:“诸葛孔明者,卧~也。”
【龙飞】⒈比喻帝王将兴或即位。⒉比喻升官,得意。
【龙凤】⒈指优异才能的人。⒉形容帝王的相貌。
【龙鳞】指皇帝或其威严。
【龙钟】⒈衰老的样子。⒉潦倒的样子。⒊流泪的样子。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
gān人和高等动物的消化器官之一。人的肝在腹腔内右上部,分为两叶。主要功能是分泌胆汁,储藏动物淀粉,调节蛋白质、脂肪和碳水化合物的新陈代谢等,此外还有解毒、造血和凝血作用。也叫肝脏。
【肝癌】肝脏的恶性肿瘤。症状是右上腹部疼痛,肝脏肿大,硬变,食欲不振,腹水,消瘦,有时出现黄疸。
【肝胆】(1)比喻真诚的心:~相照。(2)比喻勇气、血性:~过人。
【肝儿】指食用的猪、牛、羊等动物的肝脏。
【肝风】中医指有头晕、头痛、耳鸣、心烦、手足抽搐等症状的病。
【肝火】指容易急躁的情绪;怒气:动~|~旺。
【肝气】(1)中医指有两肋胀痛、呕吐、腹泻等症状的病。(2)容易发怒的心理状态。
【肝糖】见〖糖原〗。
【肝吸虫】寄生虫,身体扁平,前端尖,雌雄同体。成虫寄生在人体肝脏内,虫卵随粪便排出,先在淡水螺体内发育,然后侵入淡水鱼体内,人吃生鱼或喝含幼虫的水就会感染发病。患者有消瘦、贫血、肝肿大等症状。另外一种主要寄生在牛、羊等肝脏内。也叫肝蛭。
【肝炎】肝脏发炎的病,由病毒、梅毒螺旋体、变形虫或磷、砷等药物中毒引起。通常说的肝炎指由病毒引起的。参看〖病毒性肝炎〗。
【肝硬变】慢性病,由营养不良、酒精中毒等原因引起。症状是食欲不振、消瘦、右上腹部胀痛、肝脏变硬、脾肿大、腹水等。也叫肝硬化。
【肝脏】肝。
【肝蛭】见〖肝吸虫〗。来源:《现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
bào一种像虎而比虎小的野兽。
【豹变】1.像豹子的花纹那样变化,比喻润饰事业、文字或迁善去恶。《三国志·蜀书·刘禅传》:“降心回虑,应机~。”2.比喻地位高升而显贵。刘峻《辨命论》:“视彭、韩之~,谓鸷猛敌致人爵。”
【豹略】1.用兵的战略。2.统兵者的名号。《新唐书·朱滔传》:“左右将军曰虎牙、~,军使曰鹰扬、龙骧。”
【豹韬】1.古代兵书《六韬》篇名之一,相传是图代姜太公“阴谋图王”之作,经后人研究可能是战国时代的作品。《淮南子·精神训》:“故通许由之意,《金縢》《豹韬》废矣。”
【豹隐】比喻伏处隐居,自洁身。骆宾玉《秋日别侯四》:“我留安~,君去学鹏抟。”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
tāi①<名>未生的幼体;胚胎。《后汉书·华佗传》:“佗曰:‘脉理如前,是两~。’”②<名>开端;根源。枚乘《上书谏吴王》:“祸生有~。”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