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ǐ①<名>一种落叶小乔木,花白色,果实圆形可食。《采草药》:“诸越则桃~冬实,朔漠则桃~夏荣。”②<名>一种果实,即李子。《诗经·抑》:“投我以桃,报之以~。”③<名>使者。《左传·僖公三十年》:“行~之往来,共其乏困。”
【李代桃僵】原意以桃李喻兄弟,言桃李能共患难,讽弟兄却不能同甘共苦。后转用为以此代彼或代人受过之意。
【李下】语出《乐府诗集·君子行》:“瓜田不纳履,~不正冠。”以后单用或与“瓜田”合用,比喻容易引起嫌疑的地方。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
guǎng①<形>宽阔,与“狭”相对。《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安得~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②<形>宏大。《荀子·修身》:“君子贫穷而志~。”③<动>扩大;增广。《出师表》:“必能裨补阙漏,有所~益。”④<动>宽心;安慰。《屈原列传》:“自以为寿不得长,安悼之,乃为赋以自~。”⑤<副>广泛;多余地。《孔雀东南飞》:“幸可~问讯,不得便相许。”⑥<名>广州的简称。《孔雀东南飞》:“杂彩三百匹,交~市鲑珍。”
guàng①<名>春秋时楚国战车建制名,兵画十五辆为一广。②<形>横。如“广袤”。
kuàng①<形>通“旷”,空缺,荒废。②<名>通“圹”,坟墓。《孔子家语·困誓》:“自望其~,则睪如也。”
【广坐】众人聚会场所。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
nán<形>困难;艰难。《察今》:“以此为治,岂不~哉?”《滕王阁序》:“冯唐易老,李广~封。”
nàn①<名>灾难;祸患。《出师表》:“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之间。”②<动>责难;质问;驳斥。《答司马谏议书》:“辟邪说,~任人,不为拒谏。”《问说》:“所谓交相问~,审问而明辨之也。”③<动>发难;造反。《过秦论》:“一夫~而庙隳。”
【难荫】官员死于王事,例皆录用其子,谓之难荫。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
fēng①<动>在植物的根部培土。《左传·昭公二年》:“宿不敢~植此树。”②<动>聚土筑坟。《五人墓碑记》:“五亦得以加其土~。”③<名>疆界;分界。《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域民不以~疆之界。”
【又】<名使动>把……作为疆界。《烛之武退秦师》:“既东~郑,又欲肆其西封。”④<动>帝王以爵位、土地、名号等赐人。《触龙说赵太后》:“而~之以膏腴之地。”《六国论》:“以赂秦之地~天下之谋臣。”⑤<名>领地;邦国。《尚书·蔡仲之》:“肆予命尔侯于东土,往即乃~。”⑥<名>古代帝王或大臣在山上筑坛祭神的活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元嘉草草,~狼居胥。”⑦<动>封闭;封合。《鸿门宴》:“籍吏民,~府库。”《记王忠肃公翱事》:“出珠授之,~志宛然。”⑧<量>指封缄物的件数。《范进中举》:“一~一~雪白的的细丝锭子。”⑨<形>大。《左传·四年》:“~豕长蛇。”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