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ǐ①<名>写字、画画等的工具。与纸、墨、砚合称为文房四宝。②<动>书写;记载。《送东阳马生序》:“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录。”③<名>笔迹;书画墨迹。《新唐书·李白传》:“观公~奇妙,欲以藏家尔。”④<名>散文。《文心雕龙·总述》:“今之常言,有文有~,以为无韵者~也,有韵者文也。”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
gēng①<动>翻地松土;种土。《陈涉世家》:“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辍~之垄上,怅恨久之。”《出师表》:“臣本布衣,躬~于南阳。”《论积贮疏》:“一夫不~,或受之饥。”②<动>比喻某种操作,劳动。扬雄《法言·学行》:“~道而得道,猎德而得德。”任昉《为蕭扬州荐士表》:“既笔~为养,亦佣书成学。”
【耕甿】农民。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
yàn(1)砚台:笔~。(2)旧时指有同学关系的(因同学常共笔砚,同学也称‘同砚’):~兄|~弟|~友。
【砚池】砚台。
【砚台】<轻>研墨的文具,有石头的,有瓦的。来源:《现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
tián①<动>通“畋”,打猎。《庄暴见孟子》:“何以能~猎也?”②<动>耕种。后来写作“佃”。《汉书·高帝纪》:“故秦苑囿园池,令民得~之。”③<名>田地;农田。《桃花源记》:“有良~美池桑竹之属。”
【辨】田,畋,佃。在打猎和耕种的意思上三字通用。但“田”有“田地”的意思,“佃”、“畋”没有。“佃”后来指租种官府或地主的土地,或指租种别人土地的农民,读diàn,“田”、“畋”都没有这个意义和读音。
【田父】老农夫。
【田田】⒈很大的声音。⒉莲叶茂密的样子,也代指莲叶。⒊新鲜碧绿的样子。⒋浓郁。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