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òng①<动>活动;行动;运行等。《小石潭记》:“影布石上,佁然不~。”《冯婉贞》:“寨中人蜷伏不少~。”②<动>触动;感动;惊动。《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所以~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石钟山记》:“余方心~欲还。”③<动>扰动。《三国志·诸葛亮传评》:“然连年~众。未能成功。”④<名>动物。陶渊明《饮酒》:“日人群~息。”《察今》:“知~植庶品,率皆递有变迁。”⑤<副>动不动;常常。《赤壁之战》:“~以朝廷为辞。”⑥<副>不知不觉。高适《别杨山人》:“不到嵩山~十年。”
【动容】脸上显露出受感动的表情。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
rú①<动>往;到……去。《涉江》:“入溆浦余儃佪兮,迷不知吾所~。”②<动>依照;遵从。《中山狼传》:“先生~其指,内狼于囊。”③<动>顺;符合。《赤壁之战》:“邂逅不~意,便还就孤。”④<动>像;如同。《两小儿辩日》:“日初出大~车盖。”⑤<动>及;比得上。《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天时不~地利。”⑥<动>用于短语“如……何”中,表示“对待……怎么办”、“把……怎么办”。《愚公移山》:“~太行、王屋何?”⑦<副>不如;应该。《子鱼论战》:“若爱重伤,则~勿伤。”⑧<连>如果;假如。《芙蓉楼送辛渐》:“洛阳亲友~相问。”⑨<连>或者。《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安见方六七十,~五六十,而非邦也者?”⑩<连>至于。《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其礼乐,以俟君子。”⑾词缀。用于形容词后,表示“……的样子”,也可不译。韩愈《答李翊书》:“仁义之人,其言蔼~也。”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
tuō①<动>脱落;脱离。《左忠毅公逸事》:“左膝以下筋骨尽~矣。”②<动>脱下;解去。《孔雀东南飞》:“揽裙~丝履,举身赴清池。”③<动>解脱;免除。《促织》:“百计营谋不得~。”④<动>逃脱;逃离。《鸿门宴》:“~身独去,已至军矣。”⑤<动>发出;冒出。《毛遂自荐》:“使遂蚤得处囊中,乃颖~而出。”⑥<动>掉下;落下。《秋声赋》:“草拂之而色变,木遭之而叶~。”⑦<形>疏忽;轻率。《殽之战》:“轻则寡谋,无礼则~。”⑧<连>倘若;如果。《柳毅传》:“~获回耗,虽死必谢。”
【脱略】轻慢;不拘。
【脱兔】逃跑之兔,喻行动迅疾。
【脱误】⒈脱漏和错误。⒉疏忽失误。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
tù(~儿)哺乳动物,头部略象鼠,耳大,上唇中间分裂,尾短而向上翘,前肢比后肢短,善于跳跃,跑得很快。有家兔和野兔等种类。肉可以吃,毛可以纺织,毛皮可以制衣物。通称兔子。
【兔唇】唇裂。
【兔儿爷】中秋节应景的兔头人身的泥制玩具。
【兔脱】<书>比喻逃走。
【兔子】兔的通称。来源:《现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