ài①<动>喜爱.《师说》:“~其子,择师而教之。”②<形>亲爱的;心爱的.《柳毅传》:“见大王~其女牧羊于野。”③<动>爱护.《陈涉世家》:“吴广素~人,士卒多为用者。”④<动>怜惜;同情.《左传·僖公二十二年》:“若~重伤,则如勿伤。”⑤<动>爱惜.《指南录后序》:“国事至此,予不得~身。”⑥<动>吝啬.《齐桓晋文之事》:“吾何~一丰?。”⑦<动>爱好.《阿房宫赋》:“秦~纷奢,人亦念共家。”
【爱服】心甘情愿地服从.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
rú①<动>往;到……去。《涉江》:“入溆浦余儃佪兮,迷不知吾所~。”②<动>依照;遵从。《中山狼传》:“先生~其指,内狼于囊。”③<动>顺;符合。《赤壁之战》:“邂逅不~意,便还就孤。”④<动>像;如同。《两小儿辩日》:“日初出大~车盖。”⑤<动>及;比得上。《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天时不~地利。”⑥<动>用于短语“如……何”中,表示“对待……怎么办”、“把……怎么办”。《愚公移山》:“~太行、王屋何?”⑦<副>不如;应该。《子鱼论战》:“若爱重伤,则~勿伤。”⑧<连>如果;假如。《芙蓉楼送辛渐》:“洛阳亲友~相问。”⑨<连>或者。《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安见方六七十,~五六十,而非邦也者?”⑩<连>至于。《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其礼乐,以俟君子。”⑾词缀。用于形容词后,表示“……的样子”,也可不译。韩愈《答李翊书》:“仁义之人,其言蔼~也。”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
zhēn①<名>珠宝之类的东西。《鸿门宴》:“沛公欲王关中,使子婴为相,~宝尽有之。”②<名>珍味;精美的食品。《芋老人传》:“今日堂有炼~,朝分尚食,张筵列鼎。”③<形>宝贵的;珍奇的。《过秦论》:“不爱~器重宝肥饶之地。”④<动>爱护。《左传·文公八年》:“公子遂,~之也。”
【珍怪】稀有、奇异而贵重的物品。奇异的事迹;征兆。
【珍秘】珍贵而秘藏。
【珍馐】珍奇贵重的食品。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
bǎo①<名>宝物;珍贵的东西。《廉颇蔺相如列传》:“和氏璧,天下所共传~也。”
【又】<名意动>以……为宝;珍视;珍爱。《孟子·尽心》:“~珠玉者,殃必及身。”②<名>泛指珍贵的事物。《过秦论》:“不爱珍器重~肥沃之地。”③<形>珍贵的。《涉江》:“被明月兮珮~璐。”
【宝刹】1.佛塔。2.泛指佛寺.
【宝眷】对他人眷属的敬称。
【宝祚】帝座。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