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ǎo①<动>拨;拨动。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父赋壮语以寄》:“醉里~灯看剑。”
【又】用条状的或用尖的东西挑出来。杜荀鹤《山中寡妇》:“时~野菜和根煮。”②<动>挑逗;引诱。《史记·项羽本纪》:“乃披甲持戟~战。”《史记·司马相如列传》:“以琴心~之。”
tiāo<动>担;挑。陆游《自题传神》:“担~双草屦,壁倚一乌藤。”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
chún人或某些动物口的周围的肌肉组织。通称嘴唇。
【唇齿】比喻互相接近而且有共同利害的两方面。
【唇齿音】见〖齿唇音〗。
【唇膏】口红。
【唇裂】先天性畸形,上唇直着裂开,饮食不方便,说话不清楚。也叫兔唇,通称豁嘴。
【唇舌】比喻言辞:这件事儿恐怕还得大费~。
【唇吻】<书>嘴唇,比喻口才、言辞。
【唇音】双唇音、齿唇音的统称。来源:《现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
liào①<动>计算;统计。《国语·周语》:“夫古者不~民而知其少多。”②<动>估计;估量。《鸿门宴》:“~大王士卒足以当项王乎?”③<动>料想;预料。《失街亭》:“男~街亭易取。”④<名>材料;草料。《林教头风雪山神庙》:“只见草~场里火起。”⑤<量>用于药剂丸药等。《林黛玉进贾府》:“叫他们多配一~就是了。”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
zuǐ(1)口的通称:张~|闭~。(2)(~儿)形状或作用象嘴的东西:瓶~儿|茶壶~儿|烟~儿。(3)指说话:别多~。
【嘴巴】(1)<口>打嘴部附近的部位叫打嘴巴:捱了一个~。也叫嘴巴子。(2)<方>嘴:张开~。
【嘴笨】不善于说话。
【嘴唇】唇的通称:上~|下~。
【嘴乖】<口>说话使人爱听(多指小孩儿)。
【嘴尖】说话刻薄。
【嘴角】上下唇两边相连的部分。
【嘴紧】说话小心,不乱讲。
【嘴快】有话藏不住,马上说出来。
【嘴脸】面貌;脸色(贬义)。
【嘴甜】说的话使人听着舒服。
【嘴头】<方>(~儿)嘴(指说话时的):~儿能说会道|我是打~儿上直到心眼儿里服了你了。也叫嘴头子。
【嘴稳】不随便说出泄漏秘密的话。
【嘴严】嘴紧;嘴稳。
【嘴硬】自知理亏而口头上不肯认错或服输。
【嘴直】说话直爽。
【嘴子】<方>嘴②:山~碎嘴子】<方>(1)说话絮烦:两句话能说完的事就别犯~了。(2)爱说话并且一说起来就没完的人。来源:《现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