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ǎn①<动>收;收集;聚集。《陶侃》:“侃性聪敏恭勤,终日~膝危坐。”《五人墓碑记》:“~赀财以送其行。”②<动>摊派;征收捐税。《捕蛇者说》:“孰知赋~之毒有甚是蛇者乎。”③<动>收整;约束;节制。《琵琶行》:“整顿衣裳起~容。”④<动>通“殓”。装殓;殡殓;殡葬。《祭十二郎文》:“~不凭其棺,窆不临其穴。”
【敛策】把马鞭收起来,指归隐不再出仕。
【敛迹】⒈指恶人有所顾忌而收敛约束,不敢露行迹。⒉藏身不出。⒊指退隐。
【敛衽】整一整衣袖,表示敬意。元以前,只指男子的礼节,元以后专指妇女的礼节。
【敛容】脸色严肃起来,表示尊敬。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
shǒu①<名>人的手。
【又】<动>手拿着;手持。《左忠毅公逸事》:“使史更敝衣,草屦,背筐,~长镵,为除不洁者。”②<副>亲手;亲自。《送东阳马生序》:“每假借于藏书之家,~自笔录。”③<名>控制的范围。《毛遂自荐》:“王之命,悬于遂~。”④<名>精通某种技艺或专门从事某项工作裙人。杜甫《遭田父泥饮美严中丞》:“回头指大男:‘渠是弓弩~。’”
【手谈】下围棋。
【手眼】手段;技艺。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
píng①<名>照壁;对着门的小墙。《荀子·大略》:“天子外~,诸侯内~。”②<名>屏风;围屏。《口技》:“撤~视之,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③<名>屏障。《宋史·李纲传》:“三镇国之~蔽,割之何以立国?”
bǐng①<动>排除;除去。《礼记·王制》:“~之远方。”②<动>退避;使……退。《信陵君窃符救赵》:“侯生乃~人间语曰。”③<动>退隐。《后汉书·王充传》:“归乡里~居教授。”④<动>抑制;抑止(呼吸)。常“屏息”或“屏气”连用。《大铁椎传》:“宋将军~息观之,股栗欲堕。”
bìng见“屏营”。
【屏翰】屏障;藩卫。
【屏匽】厕所。
【屏营】⒈彷徨。⒉惶恐。
【屏黜】除去。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
zú①<名>脚。《劝学》:“假舆马者,非利~也,而致千里。”《郑人买履》:“郑人有欲买履者,先自度其~而置之其坐。”②<名>动物的脚。《核舟记》:“细若蚊~,钩画了了。”③<名>器物的支撑部分。《赤壁之战》:“如此则荆吴之势强,鼎~之形成矣。”④<形>充足。《赵威后问齐使》:“是其为人,哀鳏寡,恤孤独,补不~。”⑤<形>满足。《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吾庐独破受冻死亦~。”《兰亭集序》:“快然自~。”⑥<副>足够。《鸿门宴》:“料大王士卒~以当项王乎?”《赤壁之战》:“兵精粮多,~以立事。”⑦<副>值得。《桃花源记》:“不~为外人道也。”《〈论语〉十则》:“如有周公之才之美,使骄且吝,其余不~观也已。”
【足下】⒈称对方的敬词。战国时多称诸侯国国君为足下。⒉脚下;立足的地方。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