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uǎ(1)<方>玩;玩耍:让孩子到院子里~去|全社的大事,可不是~的!(2)玩弄;戏弄:~刀|~花枪|~猴儿。(3)施展;表现出来(多含贬义):~笔杆|~脾气|~威风|~态度。(4)姓。
【耍把】<轻><方>挥舞;舞动。
【耍笔杆】(~儿)用笔写东西(多含贬义):光会~的人,碰到实际问题往往束手无策。
【耍花腔】用花言巧语骗人。
【耍花招】(~儿)(1)卖弄小聪明;玩弄技巧。(2)施展诡诈手腕。
【耍滑】使用手段使自己省力或免负责任。也说耍滑头。
【耍奸】耍滑。
【耍赖】使用无赖手段。也说耍无赖。
【耍弄】玩弄;施展。
【耍贫嘴】<方>不顾对方是否愿意听而唠叨地说。
【耍钱】<方>赌博。
【耍无赖】耍赖。
【耍笑】(1)随意说笑。(2)戏弄人以取笑:他一向很庄重,从来不~人。
【耍心眼儿】为维护个人利益而对别人施展小聪明。
【耍子】玩儿(多见于早期白话)。
【耍嘴皮子】(1)卖弄口才(含贬义)。(2)光说不做。来源:《现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
zuǐ(1)口的通称:张~|闭~。(2)(~儿)形状或作用象嘴的东西:瓶~儿|茶壶~儿|烟~儿。(3)指说话:别多~。
【嘴巴】(1)<口>打嘴部附近的部位叫打嘴巴:捱了一个~。也叫嘴巴子。(2)<方>嘴:张开~。
【嘴笨】不善于说话。
【嘴唇】唇的通称:上~|下~。
【嘴乖】<口>说话使人爱听(多指小孩儿)。
【嘴尖】说话刻薄。
【嘴角】上下唇两边相连的部分。
【嘴紧】说话小心,不乱讲。
【嘴快】有话藏不住,马上说出来。
【嘴脸】面貌;脸色(贬义)。
【嘴甜】说的话使人听着舒服。
【嘴头】<方>(~儿)嘴(指说话时的):~儿能说会道|我是打~儿上直到心眼儿里服了你了。也叫嘴头子。
【嘴稳】不随便说出泄漏秘密的话。
【嘴严】嘴紧;嘴稳。
【嘴硬】自知理亏而口头上不肯认错或服输。
【嘴直】说话直爽。
【嘴子】<方>嘴②:山~碎嘴子】<方>(1)说话絮烦:两句话能说完的事就别犯~了。(2)爱说话并且一说起来就没完的人。来源:《现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
pí①<名>皮。《左传·僖公十四年》:“~之不存,毛将安傅。”
【又】比喻表面,浅薄。《史记·郦食其传》:“以目~相,恐失天下之能士。”②<名>皮侯,兽皮制的箭靶。《仪礼·乡谢礼》:“射不主~。”③<动>剥去皮。《史记·刺客列传》:“因自~面抉眼。”
【皮里阳秋】皮里,心里。阳秋,即《春秋》,其记事原则是寓褒贬于字里行间,不外露。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
zǐ①<名>婴儿。《荀子·劝学》:“干、越。夷貉之~,生而同声,长而异俗。”②<名>孩子。《桃花源记》:“率妻~邑人来此绝境。”
【又】〈名意动〉以……为子。《赵威后问齐使》:“此二士弗业,一女不朝,何以王齐国、~万民乎?”③<名>儿子或女儿。《石钟山记》:“而长~迈将赴饶之德兴尉。”④<名>对人的尊称。多指男子,相当于“您”。《为学》:“~何恃而往?”⑤<名>泛指人。《过秦论》:“然陈涉瓮牖绳枢之~,甿隶之人,而迁徏之徒也。”⑥<名>特称孔子。《〈论语〉十则》:“~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⑦<名>地支的第一位。《观巴黎油画记》:“光绪十六年春闰二月甲~,余游巴黎蜡人馆。”⑧通“仔”。作“仔细”的语素。《熟读精思》:“详缓看字,~细分明读之。”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