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én①<名>尘土;灰尘。《卖炭翁》:“满面~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②<名>人间;世俗社会。《归园田居》:“误落~网中,一去三十年。”
【尘埃】尘俗;尘世。司马迁《史记·屈原贾生列传》:“濯淖污泥之中,蝉蜕于浊秽,以浮游~之外,不获世之滋垢。”
【尘凡】1.人间。2.凡人。
【尘寰】人世间。
【尘累】1.世俗事务的牵累。《梁书·阮孝绪传》:“愿迹松子于瀛海,追许由于穹谷,庶保促生,以免~。”2.污染。《宋书·庚炳之传》:“如臣所闻天下论议,炳之常~日月,未见一豪增辉。”3.佛教用语。指烦恼、恶业的种种束缚。《楞严经》卷一:“应身无量,度脱众生;拔济未来,越诸~。”
【尘襟】世俗的杂念。
【尘露】1.微尘滴露。比喻微末不足道。《晋书·琅邪悼王焕传》:“此刍荛之言有补万一,~之微有增山海。”2.尘土易飞,露水易干。比喻短促。阮藉《咏怀诗》三十二:“人生若~,天道邈悠悠。”3.经风历霜,比喻辛苦。《宋书·谢庄传》:“陛下今蒙犯~,晨往宵归,容恐不逞之徒,妄生矫诈。”
【尘俗】1.世俗;流俗。任昉《王文宪集序》:“时司徒袁粲有高世之度,脱落~。”2.人世。《晋书·索袭传》:“宅不弥亩而志忽九州,形居~而栖心天外。”
【尘网】指尘世。古人认为人在世间有种种束缚,如鱼在网,故称“尘网”。岑参《潼关使院怀王七季友》:“不负林中期,终当出~。”
【尘嚣】世间的纷扰、喧嚣。陶渊明《桃花源记》:“借问游方士,焉测~外。”
【尘滓】1.比喻世间繁琐的事物。颜之推《颜氏家训·勉学》:“其馀桎梏~之中,颠仆名利之下者,岂可备言乎?”2.比喻微贱的地位。《南史·刘敬宣传论》:“或阶缘恩日,一其心力;或攀附风云,奋其麟羽;咸能振拔~,自致封侯。”3.比喻尘世。白居易《赠别宣上人》:“性真悟泡幻,行洁离~。”
【尘世】指人间。杜牧《九日齐安登高》:“~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
fàn(1)煮熟的谷类食品(多指大米干饭)。(2)每天定时吃的食物;早~|中~|晚~。
【饭菜】(1)饭和菜。(2)下饭的菜(区别于‘酒菜’)。
【饭店】(1)较大而设备好的旅馆:北京~。(2)<方>饭馆。
【饭馆】(~儿)出售饭菜供人食用的店铺。也叫饭馆子。
【饭盒】(~儿)用来装饭菜的盒子,大多用铝制成。
【饭局】旧时指宴会、聚餐。
【饭量】一个人一顿饭能吃的食物的量。
【饭铺】(~儿)规模较小的饭馆。
【饭时】<方>指吃早饭、午饭或晚饭的时候。
【饭食】<轻>(~儿)饭和菜(多就质量说)。
【饭厅】专供吃饭用的比较宽敞的房子。
【饭桶】装饭的桶,比喻无用的人。
【饭碗】(1)盛钣的碗。(2)(~儿)旧时比喻职业:找~。
【饭庄】规模较大的饭馆。也叫饭庄子。来源:《现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
tú①<名>泥;泥巴。《韩非子·外储说左上》:“夫婴儿相与戏也,以尘为饭,以~为羹。”②<名>特指封泥,古代公私简牍的封闭处盖有印章的泥块。《吕氏春秋·适威》:“故民之于上也,若玺之于~也。”③<名>道路。周密《观潮》:“珠翠罗绮溢目,车马塞~。”④<动>涂沫;涂饰。《论衡·幸偶》:“均之地也,或基殿堂,或~轩户。”⑤<动>玷污;污染。班固《西都赋》:“雷奔电激,草木~地。”⑥<动>塞;堵住。王守仁《尊经阁记》:“没溺于浅闻小见,以~天下之耳目。”
【涂车】泥车,古代送葬之物。
【涂泥】⒈湿润的泥土。⒉泥泞地。
【涂炭】⒈烂泥与炭火。比喻困苦灾难,如同陷入烂泥和坠入火中。⒉比喻肮脏;污秽
【涂涂】浓厚的样子。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
gēng①<名>用肉或菜调和五味做成带汤的食物。《荀子·非相》:“啜其~,食其胾。”《鱼我所欲也》:“一箪食,一豆~,得之则生,弗得死。”
【辨】羹,汤。“羹”,在上古时指用肉或菜等做成的带汁的食物,和“菜汤”不同。“汤”,在唐以前一般只指热水,后来才指菜汤。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