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ǎn①<快>加快速度行走。《智取生辰纲》:“快走!~过前面冈子去,却再理会。”②<动>追赶。《三国演义》:“司马懿奔走了五十余里,背后两员魏将~上。”③<动>驱逐。刘崇远《金华子》:“厨人馈食于堂,手中盘馔皆被君禽博撮,莫可驱~。”④<动>碰上(某种情况);趁着(某个时机)。《林黛玉进贾府》:“你们~早打扫两间屋子,叫他们歇歇儿去。”
【赶趁】指江湖献演杂技。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
yā鸟类的一科,嘴扁腿短,趾间有蹼,善游泳,有家鸭、野鸭两种。肉可以吃,毛可以用来絮被子、填充枕头。通常指家鸭。
【鸭蛋青】极淡的青色。
【鸭蛋圆】<方>(~儿)椭圆。
【鸭儿广梨】(1)梨的一个品种,果实圆形,皮较粗糙,土黄色,有棕色斑点,味甜带酸,多汁。(2)这种植物的果实。
【鸭儿梨】(1)梨的一个品种,果实卵圆形,皮薄而光滑,淡黄色,有棕色斑点,味甜,脆而多汁。(2)这种植物的果实。
【鸭黄】<方>孵出不久的小鸭,身上有淡黄色的(rǒng)毛。
【鸭绿江】发源于长白山,向西南流,在辽宁丹东附近注入黄海,长795公里,是中、朝两国界河。水利资源丰富。
【鸭绒】加工过的鸭绒(rǒng)毛,有很强的保温能力:~被。
【鸭舌帽】帽顶的前部和月牙形帽檐扣在一起的帽子。
【鸭子】<口>鸭。
【鸭子儿】<口>鸭蛋。
【鸭嘴笔】制图时画墨线的用具,笔头由两片弧形的钢相向合成,略呈鸭嘴状。
【鸭嘴龙】古爬行动物,生活于中生代,是中等大小的恐龙,嘴宽扁似鸭,前肢很短,行动依靠粗大的后肢。生活在水边。
【鸭嘴兽】哺乳动物,身体肥而扁,尾巴短而阔,嘴象鸭嘴,毛细密,深褐色,卵生。雌兽无乳头,乳汁由腹部的几个乳腺流出。穴居河边,善游泳,吃昆虫和贝类。产在澳洲。来源:《现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
zǐ①<名>婴儿。《荀子·劝学》:“干、越。夷貉之~,生而同声,长而异俗。”②<名>孩子。《桃花源记》:“率妻~邑人来此绝境。”
【又】〈名意动〉以……为子。《赵威后问齐使》:“此二士弗业,一女不朝,何以王齐国、~万民乎?”③<名>儿子或女儿。《石钟山记》:“而长~迈将赴饶之德兴尉。”④<名>对人的尊称。多指男子,相当于“您”。《为学》:“~何恃而往?”⑤<名>泛指人。《过秦论》:“然陈涉瓮牖绳枢之~,甿隶之人,而迁徏之徒也。”⑥<名>特称孔子。《〈论语〉十则》:“~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⑦<名>地支的第一位。《观巴黎油画记》:“光绪十六年春闰二月甲~,余游巴黎蜡人馆。”⑧通“仔”。作“仔细”的语素。《熟读精思》:“详缓看字,~细分明读之。”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
shàng①<名>上面;位置在高处的。《陈涉世家》:“辍耕之垄~,怅恨久之。”《墨池记》:“新城之~。有池洼然而方以长。”②<形>等级高的;质量高的;上等。《廉颇蔺相如列传》:“拜相如为~大夫。”《邹忌讽齐王纳谏》:“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赏。”③<名>地位高的人;主持、领导的人。《谋攻》:“~下同欲者胜。”特指君主、帝王。《周亚夫军细柳》:“~自劳累。”《东方朔》:“~伟之。”④<形>时间或次序在前的。《屈原列传》:“~称帝喾,下道歉齐桓,中述汤武。”《陌上桑》:“东方千余骑,夫婿居~头。”⑤<动>上升;登上。《陈情表》:“郡县逼迫,催臣~道。”《游黄山记》:“十里,~黄泥冈。”⑥<副>向上。《鸿门宴》:“哙遂入,披帷西向立,瞋目视项王,头发~指,目眦尽裂。”《赵威后问齐使》:“~不臣于王,下不治其家,中不索交诸侯。”⑦<动>献上;送上;呈上。《廉颇蔺相如列传》:“臣乃敢~壁。”《狱中杂记》:“狱辞~。中有立决者。”⑧<动>向上;走向。《孔雀东南飞》:“~堂拜阿母。”《柳敬亭传》:“始复~街头理其故业。”⑨<动>装上;加上。《冯婉贞》:“以枪~刺刀相博击。”⑩<动>通“尚”。崇尚。《史记·秦始皇本纪》:“~农除未,黔首是富。”
shǎng<名>上声。汉语声调之一。钟嵘《诗品序》:“至平~去入,则余病未能。”
【上足】⒈徒弟的美称,相当于“高足”。⒉指骏马。
【上手】⒈技艺高超的人;高手。⒉先例;榜样。⒊先前经手的人。⒋较尊的位置;处在较尊的位置上的人。
【上头】⒈首位;第一。⒉古代男子束发加冠或女子束发插笄,是成年人象征。娼妓初次接客。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